国术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国术联盟
网站用户注册说明邀请码注册
客服[QQ:6008797,微信:ha0795 ]
联盟教学
江西五百钱教学交流专栏卢荣军简介
弘扬国术文化,研究江西五百钱绝技
网站管理
联盟微信直播告示专栏2020年直播课程表
敞开心扉,虽然会有风雨,但一定会有阳光
搜索
查看: 1430|回复: 2

骨折判断、处理与护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3 09:0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习武过程中时有运动损伤发生,而骨折便是其中一类,尤其是在激烈的跌、扑、滚、翻对练和散打项目中更为常见。所以习武者掌握骨折判断、处理与护养知识,对于骨折的康复和重新投入训练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7 F, r" a% N+ G0 Z: a- D# D* W  
/ v, F+ w1 k: w. [( N0 p6 r$ \5 M  一、什么是骨折 ! `2 [" a5 h9 x
  
+ x$ y! q& v% D) k7 D  医学上讲,完整的骨质遭到破坏就是骨折。
" o$ I9 H" T9 G" @# a3 f; g: _) F- j  骨折分为:1、完全骨折:骨的连续性完全断裂;2、不完全骨折:骨的连续性遭到部分破坏;3、开放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有破裂,骨断端或附近组织与外界相连;4、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没有破裂,骨折端不与外界相连;
+ R7 g9 _* X. D7 v% B- R   . t/ M1 X4 i+ `1 m+ j
  二、骨折的症状与判断
7 U9 F, ^3 h% M* {+ A  
  B; k4 Z& ^/ a& c; u" {  症状 :
& m7 `: B+ Y# U! Q$ y2 q/ |8 U  1、一般都有明显的外伤,伤时还可听到骨折的声响。2、伤处有明显的疼痛、肿胀及功能障碍。 3、严重时伤处有畸形、异常活动,伤者休克等症状。
1 {  O1 J$ E" r  \5 c' |$ i  判断: + p4 x  H$ B4 x. o3 l& m" r
  1、观察痛点,因为压痛是一切骨折共有的一个特征,也是最容易检查出来的一个特征。用双手或一手触摸、下压患者伤处来检查其痛点及范围,痛点的性质如范围广则属于斜形性骨折,横断骨折的压痛点局限于骨折线周围,不完全骨折压痛点固定不移,痛点就是所伤处。 + C4 z9 T" D% y
  2、观察身体及损伤部位的形态,如患肢的长短、粗细、肢轴有无变化、畸形的程度、皮肤有无损伤、出血多少、健肢与伤肢的对比等,对判断是否骨折及骨折的程度都非常重要。例如患者的肢体缩短多为骨折重叠所至;肢体加长、旋转异常多为骨折合并脱位等等。 / x1 Z0 X5 l1 s$ y
  3、观察骨形,检查时用手轻轻触摸伤者患处,如触摸到骨尖突出而压痛范围广,可判断为斜形骨折,如断端边缘整齐即为横断骨折;如摸到小的骨尖、骨块、骨签即为粉碎性骨折。 ; Q3 I( g+ D) g: ?% Y' }2 f; B
  4、观察骨声,用双手轻托患部两端稍动,并用耳贴在患处细听其骨声,若骨全断,动则辘辘有声;如骨损未断,动则无声,可能是骨裂;如横形骨折,声音响而短、如斜形骨折,声音低而长、粉碎性骨折声音多而乱,如碎玻璃声。 3 J1 R& S5 o$ ^
  骨折有时是一种或数种症状同时出现,所以要结合数种方法来确定骨折的性质,必要时也可通过X光助诊。
4 w+ v1 M! _5 s: d   % f# I$ a$ L3 X; m* ]. p! u+ q
  三、骨折的处理
+ M0 r2 @0 [/ u0 n: Z% r7 z   1 S' K  s% \7 G3 n0 r; c
  当疑有骨折时,应先按骨折处理。及时的外固定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措施,它可以减少伤者疼痛,减少出血,防止毒素的大量吸收,可以防止骨折后伤肢的继续移位及避免骨折端移动时对软组织,特别是对体内大血管、神经脏器的进一步损伤,还可以避免运送过程中造成对伤者的任何一种损害。 5 }3 f3 ^% |, g* }
  1、四肢骨折的外固定
/ J  ^/ u) }( W  B. }- W! c: C# A  可就地取材,利用武术器械为固定材料,如短棍、长棍、枪杆、刀套、木剑等,也可取树枝、旗杆、竹杆等;最好使用绷带,若没有也可用腰带、绳子,把受伤肢体与固定材料捆绑,注意要加上棉垫、衣服或布片等衬垫物;范围要包括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并且将伤者手、脚露出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当发现有青紫、苍白、麻木、冰凉或极为疼痛时应松绑或重新固定。 ! a* u) @& t) C2 U6 q* e
  若找不到固定材料,也可将受伤的上肢绑于胸部或将受伤的下肢连同健肢一齐捆绑即可。
- W2 G' g4 k! k9 o! \) y, C& z' M   2、骨盆骨折的外固定 : x8 ^3 O5 H4 n* b
  用宽布块或大件衣服包托骨盆,在双膝内侧面双踝处放软垫材料后将两下肢一齐捆绑,抬到担架或搬运板上,再固定膝上、下部位于搬运板,避免搬运过程中的颠簸,加重伤者出血和疼痛。
5 l/ H, j4 j/ F+ U9 J8 @# w: A  3、脊柱骨折的外固定   X* U4 N2 [& @* k) Y
  脊柱骨折有后腰疼痛剧烈、并伴有肢体麻木现象,此时切记不要硬拖伤者行走,这样会增加骨折的移位、脱位与脊髓损伤。搬运时应三人平托,一人抬肩、一人抬髋腰部、一人抬下肢,同时注意用力统一,保持伤者身体平直,切忌躯干扭转、曲折,应用硬木板、床板、担架等物运送。
) y1 `+ ]  [: E  遇骨折时除外固定后,还要根据不同伤情作出一些应急处理。 ; W+ F" X4 i: e; J, V2 U  E
  (1)骨折并伴有休克 6 v- W- f! ]; ^: G* p
  习武者受伤较重,伴有脑外伤、多处骨折、血管、内脏损伤等出现休克时,首先,把伤者平卧,头略低于脚位,头偏于一侧,避免舌后坠,尽量清除口中泥土、杂物、痰及呕吐物、血块等,以免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必要时可牵出舌头,如发现有面色及唇紫绀等情况时表示缺氧,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举臂压胸等人工呼吸急救。
; N5 {# y% j# b0 B0 G8 K  其次是止血,如一般的伤口出血,必须及时包扎,可用干净的衣服、布及手巾包扎伤口;对于四肢骨折大出血,可用止血带方法止血,止血带可利用胶管、胶带或毛巾、布条等,上止血带前,要先把伤肢抬高,在上止血带部位先用衣服、布等垫底,扎绑部位尽可能接近伤口,但要注意不要在上臂的中三分之一、大腿的下三分之一部位捆绑,因为这两处易损伤神经,扎绑时要注意松紧适度,过松时达不到止血作用,特别是只压住静脉时会加重出血,过重时损伤血管、神经及其他组织,上止血带后一定要注明时间,扎绑时间最长不能超过2小时,处理好以后要及时送往医院。
4 q  [: c8 q& \8 O  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给予输液、输血、吸氧、保温等,并可针灸人中、涌泉、十宣等穴位。
. G, \0 T% s0 d$ F6 p" q( _  (2)开放性骨折 5 f6 F5 u( }1 t) y5 s9 v
  这类骨折因有创口,且与外界相通,容易脏物进入,如处理不当,轻者可致骨髓炎或治疗及好转时间较长,重者可致伤肢以后功能不全或残废;更严重时还可导致感染败血症而威胁生命,个别的还会患上破伤风,因此处理时应特别慎重。
) l9 N: T$ F8 {  如断端没有外露,不要随便用其他东西堵塞伤口,要用干净衣服或毛巾、布类覆盖伤口并包扎外固定,有条件者最好能消毒伤口及用无菌纱布覆盖包扎,没有彻底消毒前不要随便强行把伤口粘合及缝合。 8 d7 B  m& J+ L8 Q, I
  如断端已外露,除压迫血管、神经外,千万不要强拉入体内,以免外露端将脏物带入伤口,造成以后的感染。
+ f; k# A+ @+ k; u8 Q  O0 R  
" D9 q" i8 _4 G  四、骨折的护养
+ {/ M) z# D/ R: A5 G3 `+ Y0 k; X   + G2 K) `* H2 Z% B
  当骨折准确复位时,及时固定后即进入了骨折的护养阶段,骨折护养并不复杂,只要本着“初懒、中勤、后养”的原则进行就可,所有的骨折几乎都能治愈。
2 N+ k- x9 c7 u3 z1 A  “初懒”是指骨折十天内,只要骨折处已复位对口,并已作了良好的固定,在这段日子里,切不可将固定器具拆除检查、清洗皮肤或重新处置,如果有水泡或创伤感染,也只能在可靠而有保护的情况下将包扎带逐次放松来分别处理。在骨折的初期,主要的任务就是调整布带的力度以维持良好的固定,确保复位的稳定性,争取骨痂在早期形成。
' J1 G/ I% y  u  “中勤”是指骨折复位、对口、固定十余天后的这段时间里,每隔三至四天就应对患处进行一次检查处理,这时已有新生组织存在于断端间,逐渐连接再生。这时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调整外固定器具的有效力度,并检查断端口稳定程度,这样做既能促进骨痂的早期形成,更能进一步在夹板与压垫的作用下有效地矫正残余移位,以求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k) w: Q2 j! ^6 `* N# I8 t  “后养”是指骨折经初、中期治疗二十余天后到达临床愈合的一段日子,此时在对口良好、已有少量骨痂形成的情况下,主要任务是进行合理、有利的功能锻炼,并继续配合药物治疗,在膳食方面要合理搭配营养,并保持乐观精神,意闲少欲,骨折自会早日康复。功能锻炼时要有意识地多锻炼每块肌肉,并做一些有利于对口稳固、加强固定效力的动作,使治疗和固定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由于长期固定、绝对休息而导致的骨质缺钙、肌肉痿缩、肌腱粘连、循环迟滞等并发症的发生。
发表于 2007-7-13 18: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ying前輩的文章都是對武術及強身健體的熱愛
 楼主| 发表于 2007-8-8 08: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武术如同时懂一些伤科知识,是很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登录|纯文阅读|国术联盟 ( 赣ICP备09000768号 )

GMT+8, 2024-6-29 10:40 , Processed in 0.0402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Lu RongJun X3.4

Copyright © 2006-2023, Chinese KungFu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