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国术联盟
网站用户注册说明邀请码注册
客服[QQ:6008797,微信:ha0795 ]
联盟教学
江西五百钱教学交流专栏卢荣军简介
弘扬国术文化,研究江西五百钱绝技
网站管理
联盟微信直播告示专栏2020年直播课程表
敞开心扉,虽然会有风雨,但一定会有阳光
搜索
查看: 1831|回复: 4

觉得写得很好,值得一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24 16: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江西丰城北港村武术(字门拳、法门拳、硬门拳)
8 \1 F# z, _# G- h这三家武术互相交融形成了独特的武术体系:北港村武术流派。 ( `% L* j9 E" u- N0 f3 K
    练头26式  一:丁字桩四式为,闪掌、支格手、猫人洗脸、扁担手;     二:骑马桩12为,拎手、挂手、内外援、支格援、牵手、托手、支格援、中牵、照手、单援、八化、提手;   三:转桩四式:靠手、扁担手、单手、狮子开口;  步法四式:三脚步单手、三脚步靠手、三角步大手、三脚步掐手、梅花桩、梭步。 ! \/ K" W' T$ t( Z: Y  \' Q. x, X
    套路有:小长拳、单鞭、裹自、十字、蝴蝶盘、翻天印、八门金锁、七星半月、大长拳》 + @4 e9 S) ~$ c
    还有器械刀、枪、剑、棍、大刀、耙头、板凳等等!
% N$ R$ p- H. u. H    练头是一切功夫的基础,就像大成拳的桩功一样,练头练好了,可以直接用以技击,他是一种在原地站好桩的手法练习和手法配合步法的练习,我们村里面就出现一个就光练拎手、内外援、三角步大手这三式练头的前辈,就这三式,一辈子比武武术次,从没输过!人一出手就像被粘之住一样,欲前不能,欲退他也退。5 e, A) E6 z0 [2 H
# u9 l# L* |* T
[ 本帖最后由 懒人 于 2007-4-24 16:13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6: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字门拳据说有64个练头,但我们村里的武术体系只有26是练头,其余的零手(那就很多了)不纳入练头的范畴。  - C8 j# n& f7 _: u
其实光骑马桩的拧手(太极叫云手,心意叫圈手)就有三种形式:一种擒住人手腕往后拉(或曰牵),一种是往下按(或曰捺),一种是往前撑(或说逼); 你再仔细看看,三脚步大手和心意拳的怀抱顽石把无论在劲意还是在外形的动作上,几乎一样; 你再看看内外圆(在字门拳里叫上下援)和心意拳里的摇刷把也很相似; 还有骑马桩变登山桩里面的单手(和字门拳里面的拉弓手很想像),和通背拳里面的撑是一样的(在少林里面也叫洪门射雁);等等………… . Q  x7 p7 s+ ^4 O4 d! s
练头还是一种介于静桩和活桩之间的锻炼手段,下肢的不动能起到和大成拳的浑圆桩和矛盾桩相同的作用,手法的运动能起到试力的作用,其中登山桩和变桩的练头与心意拳的七步丹田功和心意找劲的训练有很多相同的地方。
( y9 K2 R% C& q7 C( t- p8 ~5 f1 ~4 x如果说练头练好了,那你的拳也就打起来就会好看,不会下肢浮动,动作变形,器械也能练得很得心应手! ' y" x# A6 L6 r
练头是基本功的练习,真正要实战的话还要师傅传授,那就涉及到前后八卦(咏春拳叫防四门)、寸劲、弹力、腰胯(丹田)等发力等理论哦!(比如说托手,一手抓住人的手腕,另外一只手往上托人的肘,其实这是很难奏效的,因为那需要施用者有很大的力气,而且要人的肘关节很直的情况下才能将人的肘关节托断,这是就要师傅叫你怎么去实施的诀窍了,怎么去变招了!) + }6 ?$ s" P. M
如果要实战的话,我还是比较建议练练拳击和泰拳的肘法!也能对所学起到一个补充作用!我觉得拳击的拳法比形意拳的五行拳在实战时更容易施用,形意拳的五行拳是以直线的对争为主导力量的,而拳击处直拳外,是以转体外力量的动力源的 . I: Z1 Z5 P$ Z6 d" T, |
还有,泰拳的肘法,在实战是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特别在对方离你很近是,你用字门拳里的手法控制对方,在实施肘击,有惊人的效果。  
$ f4 D5 [2 l$ F1 _( t7 D4 a还有,真正在实战是就那么几下,但训练就不能就这么几下了因为,训练是一种手段,的半步崩拳打天下,但郭云琛不可能在平时的训练只练半步崩拳!其中的奥妙就很多了, 2 }  x0 n; ~3 b) |7 ]
我们村的拳是硬门拳,但练头是法门和字门的练头,是一种互相参杂的功夫,据说,我们村的两个师傅一个是硬门高手,一个是字门高手,还有我们村,慢慢就融在一起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6: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三脚步单手和太极里面的搬拦捶很相似,在杨氏太极里的叫迎战八方 * O% A& {4 k, x1 t. S4 |
抽胯:打崩拳时如仅仅注意上述两点还是不够的,上述两点加大了前冲力度,但也带来了负作用,就是不易控制惯性给人造成前冲,这样很容易给人机会被其所乘。解决的方法是:注意在打拳时抽反方向的胯,如右拳及抽左胯,这样不但削减了前冲的惯性,而且随着左胯的回抽,右胯自然送出,以腰发力,肩催肘、肘催手、加大右拳的打击力。再配合前两点,形意崩拳的整劲就体现出来了。随着练习实践时间的增多,自控能力也就增强了,久而久之,法成自然。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6: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两百多年前我们村有三种拳术:字门拳、法门拳和硬门拳,但流传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容字门拳、法门拳和硬门拳为一体的很独特的流派:4 G; g+ b, N# i" E/ H3 P
1 Y0 C$ i* b& z8 F
归结出了26个练头,就像大成拳的站桩和发力,26个练头包括了丹田功,找劲和发力、控制与反控制,三脚步和梅花桩等……,这26个练头是4 S5 J' l7 {. E: `; u
) K. [5 W/ j9 k  N  N1 q5 `
组成字门八法,法门和硬门拳所有套路的基本元素(所有的套路是这26式练头排列组合而成的),换句话说,你26个练头练好了,那字门拳、9 G+ t3 q4 |" p; r

. ~% W4 D/ h, ^* X法门拳和硬门拳你已经练成功90%了!所以,不要说是练好,26是练头全会的人也很少!而且每个练头都有很独特的内劲发力走向和呼吸方式(
8 e  G. c& Z) I. P- y! y+ r! \3 x- A) q$ h) |- Y
练气),对腰胯腿等各个部位都有严格的要求,……练头练好了,字门的手自然练到家了,硬门的功也练好了,法门的马也到家了!所有器械
, y9 B/ h# r- |' c* w
  ]* n5 [% M. i. q' \只要师傅稍微一指点就能用于搏击了!6 G5 p8 z$ B) L! S& B. T) ^' v5 j5 d
拎手很像太极的云手,这一个练头以援为主,但含有缠(残)、推、牵、捺等技法在里面,内外援是两手同时同向画圆,是一大圆和一小圆,
( _, s" i" A# U$ P) P0 h3 B5 u+ |0 t
6 J9 |4 x1 F$ ?) t. h或者说是一内圆和一外圆,里面含有拎手技法、挂手技法和自身的援手技法(援是通过圆的形式来体现的),还有支格援,那里面含有夺和残
# R. M5 L2 D5 u4 C2 _8 ~5 P  p# X8 ?! {1 Z/ _& N
的手法!在练头里面这八大技法全被包括在里面哦!!
% @0 P) D" o# ]8 j  C+ o' B其实残、推、援、夺、牵、捺、逼、吸是一种技击的基本原理,和太极的棚、捋、挤、按、采、冽、肘、靠是一样的,同是一种原理,现在有
- _3 ?0 Y1 Y$ l/ K7 p" G  [6 m/ a, C: F& s! u: ~$ b
很多流派是把残、推、援、夺、牵、捺、逼、吸这八种技法各自综合编成八个套路,那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但不能很完全的概况这字门; ]0 ~1 s: o# |5 x& L

9 \+ O( }  U) H+ k9 i9 ]八法!
9 [( m  P0 G4 i3 e7 P9 k/ b1 B1 K/ Z其实我们的套路也有很多,字门、法门和硬门加起来功有几十个套路,包括字门残、推、援、夺、牵、捺、逼、吸和字门八法等十来个套路,
. Z" c& E, Z( [4 T: ^) E% k2 H8 X& k6 f. e6 s- d: L
硬门的单鞭,八门金锁,七星半月,大长拳的九个套路,还有法门的正反开拆,开胸破槽等十几个套路等,一般表演就练这些套路,是一种外" G4 @: t$ D$ D9 K. T1 ^2 m
9 v& d4 @  d7 p8 I
场武术,别人学去了也无妨(何况每个套路都那么长,是很难看看就能学会的),但练头在外面是不表演的,是一种内场武术,是整个拳派的+ K, b8 T/ W" N' |7 S

2 `" s( s1 S+ k" V$ X4 K) f7 v精华,还有,每个练头的动作都相对比较简单,很容易被人看都学会的!大道至简,就是这个道理!$ _" n/ u5 S. }3 ]6 c( J  [" N7 i/ {
不过,不一定要练字门、法门拳什么的啊!碰到了好的师傅,什么拳都能出功夫的哦!拳种没有好坏,只要练习他的人下功夫的好坏!孙禄堂( ]# P9 N7 E) |- d; v

  r# Y1 c2 |: E9 S  s/ c在临死之前不是告诫他的子女说:功夫的关键在于练吗?中国有192个武术门派,都很优秀的,而且武术是相通的,字门和咏春,心意,太极、4 \9 w( U" i0 h. V9 P1 g5 @, s
3 c& M0 w1 K7 F* o/ T: T
通背、螳螂等等很多门派都有很相似的地方,无论在招式还是在劲力等方面,比如大成拳的矛盾桩要求裹后胯,而我派丁字桩(弓步)要求裹0 E7 S1 ?$ G1 B, m- e) w+ }

4 X) O' {/ }$ Z, K. N前跨,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一种调节重心和发力的“肩与胯合”的动作支持!6 R' P- I7 Q# x
- H" Z, }0 J' ^$ L  ]+ z  B
[ 本帖最后由 懒人 于 2007-4-24 16:24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4-24 16: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加入我的qq652369510,我一定帮助大家解答内家拳的疑难之处!

又是一位好心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登录|纯文阅读|国术联盟 ( 赣ICP备09000768号 )

GMT+8, 2024-6-26 06:47 , Processed in 0.05084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Lu RongJun X3.4

Copyright © 2006-2023, Chinese KungFu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