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国术联盟
网站用户注册说明邀请码注册
客服[QQ:6008797,微信:ha0795 ]
联盟教学
江西五百钱教学交流专栏卢荣军简介
弘扬国术文化,研究江西五百钱绝技
网站管理
联盟微信直播告示专栏2020年直播课程表
敞开心扉,虽然会有风雨,但一定会有阳光
搜索
查看: 1709|回复: 7

【经验浅谈】劲与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 16:24: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才发现这个网站,着实不错。不若其他贴吧网站龙鱼混杂,至少在这都是真心愿意了解太极的人,可以畅谈,不需担心喷子。所以就在此将在下的一点经验和粗鄙看法谈谈,希望能互相促进,更希望能有拳友斧正,若有偏颇,还望见谅。
9 ]' ]0 T0 A+ x3 r: G$ U1 k
+ g0 |$ S9 I  ?  a劲:
0 z5 i4 Z; N2 x6 E# N8 r0 c0 l' W' j: g- ~6 k/ i! c2 }
借用我太师父的话,劲是力的升华,力是劲的基础。因此,劲为练武的基石,当最先有概念,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练法正确与否的判断。比如,当你练一个招式发现使不上劲,或者劲力发散的时候,就说明可能练法有了偏颇。( `* g& u  x$ n! c  I2 U

0 J0 c8 M) w# A. k5 B' T% l对于劲力划分,较为权威的是形意宗师郭云深前辈的明暗化三境,既是劲力也是境界。武之基础,无门派之别,故借前辈理论划下界限。
' w0 S! p: D) ~# Y: o( v4 F. C# h1 u5 b+ ?+ w& s7 i) E$ P
明劲,为初级阶段,讲的是一个锋芒毕露。这个境界一般初学者都有,说白了就是正确发力,将一个动作招式应有的威力施展出来。
9 u. d/ k8 P+ x" u  ~: S% v: b" h
暗劲,暗劲讲一个整合,为登堂入室的层次。若是在一个门里能练到暗劲,也就该跟师父出去长眼了。暗劲讲合,和的是一身之力。解释起来没有固定语言,现在“引经据典”的言论太多,反倒加大了理解难度。说实在的,就是身体各个部位有效地统一起来,为一个动作招式活动,不增加阻力,而增加动力。这个部分着实是需要练的,不是空想能想得出来。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练到了就能觉得周身真的是完全在自身掌控之下。如掩手肱拳,这个大家都熟悉,力由脚底蹬踏上传,腰转胯合,手臂顺势推出,最后击中目标时手臂发力,取得现有之力上的爆发,这种理想状态便是合住了,力不外泄。练法也简单,我师父跟我说,拳打千遍,其义自现。我在单练掩手肱拳三天之后,便隐隐约约抓到了一丝感觉。当然,武无止境,还得继续努力。2 \- ^/ I% d- f9 C; h( G% Z  ?
话归正题,暗劲指的不只是一招一式的整合,而需整个人的整合。用老话讲,就是精气神的整合。通俗来讲就是意念,思想,气势和拳架的整合。若说明劲练成是出鞘宝剑,锋芒毕露,暗劲练成便是帘后藏刀,含而不露。整个人从气质上会改变,变得含蓄。若看一个人明劲成不成,就看行拳时的锐气,若锐不可当,势若破竹,那便是大成,说白了就是行拳时让人有远离感,不想接近。若看暗劲成不成,一则看稳,明劲成时,刚猛进取有余,确实不能整合,力有分散,自然脚步会有虚浮,二则看整合气势,暗劲一成,周身归一,力聚一点,气势自然也相聚一起,所以暗劲成的人行拳时,不若明劲一般剧烈,却是让你感觉从一旁走过也无碍,但是若是站得正前方(或者说拳走的方向,与行拳者照面)则会有如临深渊的感觉,会下意识的往后退,这便是含而不露的气势,不张扬,却能慑敌,因为整合了。% H5 L) k( l. Z8 T1 U$ i: s
; x3 ^4 g; P# o6 a
而化劲则是一种传说中的境界了,在下未曾见过,不敢妄谈。只传说练至化劲,则如字面一般,将原本暗劲时全身聚集之力,化返全身,同时又收放自如,能臻至“何处挨着何处还”的境界。* C, n' k/ J: p& D
6 l" D; R+ s3 B% q: d
鞭稍劲。在下幸遇明师,得指点鞭稍劲。鞭稍劲就是在关节松开以后节节贯穿发出来的劲。就像字面比喻,鞭子的梢节在挥鞭后往回一拉,打出来的那个劲。讲的是快,脆,透。实战中,正真好的劲是打入别人身体里的,就是讲一个透劲和脆劲。快则是实战必须,不快就挨打。所以影视夸张中一拳将人打飞那不是好劲,因为后退的过程其实已经把大部分力化掉了,那个劲力是推送的劲力,既是伤人,也是皮肉。真正好的劲是一触即发,一发即收。打在人身上,让人只能受住,不能后退化开。所以讲一个速度快,发力干脆和穿透力。这样的劲力打在人身上只能是原地倒下。
& `: J8 k9 Q0 f% {2 C5 P# R& O9 E5 x  P( \
丹田。谈到劲,谈到发力,自然要讲丹田。丹田是什么?众说纷纭,难能统一,也没人能找到具体位置。在下倒是听过一个野史轶事,说早年间啊,这江湖上时常有斗殴,路过的各个门派师傅弟子也会停足观看,借此教育徒弟。可是周遭鱼龙混杂,难免门派功法被人学去,于是便套用中医理论中的称谓,以丹田发力,代指腰胯相合。这样既能教导学生,也能防止有心人偷学,自然而然就在武行间传播开来。这个说法有故事传说的意味,但是我也深以为然。其实太极里,丹田发力并不是像那些电视炒作的肚子一鼓(无意诋毁,勿对号入座),就把人弹出去。而是腰胯相合,打出上面说的“一触即发,一发即收”。说白了,就是以腰带手转动。当击中目标并且手已施力爆发以后,胯往刚才腰转的反向扭动,将手快速收回。因为方向相反,故称相合。整个相合动作应在瞬间完成,才能做到快,脆,透。所以,丹田(其实就是处于腰胯之间,丹田发力,指的就是腰胯相合带出来的力)要能练得好,就要腰胯能分开,并各司其职。
% [* e* X, _8 V( J9 R3 g0 q9 [* d( h1 Q6 u7 R6 z, H1 m; @2 ?1 ?
9 g9 [; _  l; _0 L1 _0 ^

% q/ y/ p) F! Z, h" u$ h, ~桩:
; b& z  ]! h& a& A# f- \, G6 Y: T" v: R# g3 s
粗略的逛了一圈,这个版块内聊桩的很多。在这个问题上,我持有一定的相反意见,希望大家不要见怪。
2 @) z- H( I! X: ?! J) I5 d+ G( Y# b& W& u
首先,不懂桩不如不站桩。现在真正能站桩又知道怎么才是真正能涨功夫的桩的人太少了。网上龙蛇混杂,各持所见,又难能分辨。所以没有明师亲自指点,拨架子的,不如不练桩,免得伤身。用我太师父的话讲,太极慢打,就是活桩。既然有活桩,又能练拳,又何必要求那不一定正确的桩架。. k" T) m. p$ h
. q' V, i5 d( q  ^9 Z. k
个人认为不需拘泥于先桩再开拳的定式。像我,一开始师父就不让站桩,一则消磨时间,二则打消性质。反倒是在我学拳将近半年后,才教的桩,这时我已有基础,对太极也有了一点认识,再学桩就能有针对性的找到对自己提升的办法。举例无极桩(其实当时学的是大成桩),当时学拳遇着一个瓶颈,就是一旦着人格住招式,便后继无力。当时与师父讲了这一情况之时,师父就传了大成桩,讲解了其中来回劲路的找法,我试着找了有几分钟的样子,模模糊糊摸着点边,师父便喊了停,然后又搭手试劲,这次竟然就顺着方才几分钟的模糊感受,找出了半分来回劲路涌动的感觉,甚是奇妙。后来问师父,师父才说,什么功法桩法,说到底都是为功夫服务,功夫上身了便难得丢掉,哪有那种年年月月一日几个时辰站桩的。那是古人时间太多,用来消磨时间,修身养性的。现代发展,日新月异,自然要有革新,顺应时代发展。功夫一途,懂便是懂了,站两分钟也是懂;不懂便是不懂,站一辈子,临了也只能长叹一声。个人认为,功夫重的是体悟。若是在目前不能证实内功气功锻炼功法的情况下,与其以身相试,不若正正经经的多打点拳,将功夫练上身才是正途。一股脑追求站桩,要求什么气感,神和却也是有点极端。其中如何取舍却也是各家之事,言尽于此。
$ y: S( d/ `( T4 Z
0 U4 `# ]  U. q, p+ `& u
# _+ U9 T6 x2 R6 \$ s" J
( G* `3 @3 n5 ?) c( w3 l5 |, T8 [后生学浅,经验亦不足道,请不吝斧正。
$ s) W( n" W' @+ u
发表于 2013-2-2 18:3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是好,但望展示一下。
发表于 2013-2-20 17:3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劲是力的升华,力是劲的基础。{:1_17:}
发表于 2013-2-20 17:3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劲是力的升华,力是劲的基础。{:1_17:}
发表于 2013-4-12 16: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1_17:}
发表于 2013-4-12 22: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2 F2 |& j2 ~3 a5 J0 ?7 }
{:1_17:}{:1_17:}{:1_17:}{:1_17:}{:1_17:}
发表于 2013-4-12 23:11: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气感真的是现在人的一个很大的误区,没有气感不代表功夫不强,气感明显不代表功力多深,专心练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登录|纯文阅读|国术联盟 ( 赣ICP备09000768号 )

GMT+8, 2024-5-18 14:34 , Processed in 0.05022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Lu RongJun X3.4

Copyright © 2006-2023, Chinese KungFu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