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s+ @; ?, J; `
, C$ v3 H2 e. h5 k4 e
“八打八不打”,是指击打的穴位及身体薄弱部位。“八打”的部位被击打后不会有生命危险;“八不打”的部位被击打后则反之,是不可滥用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武术书刊中“八打八不打”之说频频出现,且说法不一,其中存在着的错误在武术界却没人提出异议。笔者依据家传清代道光年间手抄本《棍棒鞭全谱》中的“八打八不打”,对比流行的“八打八不打”,以证其误之所在。
9 Y9 f# Q7 v5 c' f3 f" x7 _ ' I7 c6 B, V3 J, W
一、当今诸家之间传抄的错误
( w: D$ i; `( N# l- c" v1 h 4 `0 @; `2 X, J
笔者从国内出版的武术书藉中选出有代表性的七种作为例证,以最近出版的《中国武术拳械录》作为样本,其余六例以出版先后顺序列出,六例之中打法名称与样本打法名称相同者不列,不同和有误之处列出。
, |# N# L) g; L& I g% R9 y. S2 M 1.《中国武术拳械录》(以下简称《拳械录》,1993年6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内载“八打”为:“一打眉头双睛,二打唇上人中,三打窜腮耳门,四打臂后骨缝,五打肋内肺腑,六打撩阴高骨,七打合膝骨胫,八打破骨千金”。“八不打”为:“一不打太阳为首,二不打对正锁口,三不打中心两臂,四不打两肋太极,五不打海底撩阴,六不打两肾对心,七不打尾闾风府,八不打两耳扇风”。 2《嵩山少林拳法》(简称《少林拳法》,1982年12月,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载:(1)“八打”:“……三打串腮耳门,四打背后骨缝,五打肺腑胸膛……七打鹤膝虎胫,八打破骨千斤”。(2)“八不打”:“……二不打正对锁口……七不打尾闾缝府……”。
8 y m- G. h' }2 S) \9 y 3.《少林拳技击》(简称《少技》,1983年10月,黑龙江省武术协会编写)中《少林拳技击歌诀》一文载:“八打八不打部位及关系”,其中“‘八打’……(7)为磕膝虎头……”;…八不打’……”(3)两肋太枢,(4)两肾……(6)对心锁口……”。 / w2 C+ D/ S: ?& |% `0 u8 E
4.《武术击打部位的解剖学分析——也谈“八打、八不打”》(简称《武击》,1987年6月全国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近日看到此文被《武术科学探秘》一书所收,该书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此文载:“八打”“……三打背后骨缝,四打鹤膝虎头……七汀肉肋肺腑……”;“八不打”“……二不打对心锁口,三不打中心两闭……八不打尾闾丰府”。 ) ^3 [, {* G& D# [# `, X
5.《中国武术实用大全》(简称《实用大全》,1990年8月,今日出版社出版)。书中《武术攻防基本技术技法》一文载:“何谓‘八打’、‘八不打’?……清·升霄道人著《短打秘钥》,载其诀云:八打:‘……四打背后骨缝……七打鹤膝虎头……’。八不打:‘……三不打中心内壁……”’。6.《中国武术大辞典》 (简称《辞典》,1990年9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书内《基本技法》一文载:“‘八打’……四打背后骨缝……七打鹤膝虎颈……;‘八不打’……三不打中心两壁……七不打尾闾缝府 7.《秘门螳螂拳》(简称《秘门》,1991年4月,北京体育出版社出版)内《螳螂拳的拳宗》一文载:“八不打”“对睛锁口,中心两壁,两肋肺腑……两腰两肾” (八不打原文缺少一打);“八打”“……鼻下人中……背后骨缝,曲池双臂……鹤膝虎胫”。
: D$ ?2 v9 i$ |/ E0 i! ` 以上七例中,相差只是各别字及字面音义之间差异。 8 J+ y5 E2 T- l8 }/ H
: d- a3 v j/ l8 l9 e
二、“古本”与“流行”中的打法诀之比照 - n& g/ ?$ J* Y) z$ G B
5 H% @' N: k% J
《棍棒鞭全谱》(简称《全谱》,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二十日手抄本)中《螳螂门短打部位之诀》一文载:“一不打顶穴,二不打扇风,三不打锁口,四不打心口,五不打后心,六不打两肋,七不打胆(丹)田,八不打取宝。”“一打太阳为首,二打唇上人中,三打单耳扇风,四打破骨干金,五打两旁肋梢,六打撩阴高骨,七打尾吕(注:吕,脊骨也,象形,见《说文解字》,在此句中是本字)风府,八打破膝千金”。 ' d! `9 x3 w1 a* J8 j
上面的“八不打八打”为什么是二字句和四字句?这是因为“八不打”中“顶穴”、“两肋”等是不能构成四字句的。但“取宝”、“扇风”等在《全谱》“短打图势”中本来就是四字句“海底取宝”、“两耳扇风”的,在“八不打”这一格式内,是为了字句整齐,格式规整。 1 y, j/ }9 t+ ~( X. e( W8 x% C" \
此打法诀,也不是无误可指的十全之本,但据笔者二十余年查考,此本在螳螂门的资料中是最原始的手抄本,可信度极高。在《全谱》中,“八打八不打”很明了,又有图示及拳论加以解释,如不打“扇风”、“取宝”、“两肋”,图势论中讲“他使海底取宝,我使两耳扇风”,“双手上耳命不全”。又一势讲“回头连步取硬肋”,此势的“硬肋”,就是指“六不打两肋”而言。武行中讲“双拳回到拳窝护两肋,御防对方掏两肋”,这两肋有硬肋和软肋(肋梢)之分。“硬肋”如上所说,“软肋”在“八打”中,就是打“两旁肋梢”——医学讲的肋软骨(肋弓至12肋间) U ~1 k: M/ t' A
当今“流行”的“八打八不打”,有所指部位不明确者,力点就不清,按字面语句去释义只能产生以错释错之误。而《全谱》中的“八打八不打”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部位明确,打击力点清楚。
4 D0 N! G& E3 T
5 a' h" [0 G; v 三、“流行”本中杜撰字句及赘语
) x- z4 C& A/ b4 l" e# {& h; t ) j* z' u( Y+ Z+ \- p
《拳械录》内“八打”中的“眉头双睛”、“穿腮耳门”、“合膝骨胫”,按字面看,每一打是两个部位,打击力点不清楚,叫人无所适从。“眉头双睛”是杜撰名称,“穿腮耳门”应是“单耳扇风”,“合膝骨胫”应是“破膝千金”。“唇上人中”、“撩阴高骨”、“破骨干金”,此三打部位明确,打击力点清楚。“臂后骨缝”,此打部位不明,打击力点不清。“肋内肺府”,此打部位笼统,又是指身体内部,让人难以理解。“八不打”中的“两肋太极”、“两肾刘‘心”,此二不打部位不明了,本应是“不打两肋”和“不打后心”。而“中心两臂”,望文生不出义,有人只能硬性释之不确之义。“太阳为首”,“两耳扇风”,“尾闾风府”,“海底撩阴”,其中“海底撩阴”,在螳螂门拳谱和拳师口语中称为“海底取宝”。
# k7 W" {0 q. Y) z6 W& m% E) v 其它六例错误与《拳械》略同,但《武击》内中有释义,其错误更大;《秘门》字句错乱,臆断成份太浓,因篇幅所限不 流行的“八打八不打”内中错误主要源于《少林衣钵真传》(又称《短打秘钥》)咸丰五年(1855年)重订增补的手抄本中,“语近赘累,当非原作”(唐豪语),其错误影响之广不言而喻。如果不加纠误甄别,将会继续以讹传讹。 $ ?- `% ]9 K& m3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