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的行气和练劲0 y# M. s9 W t) ?
8 v7 \: P& t% @/ p “松则气行,不松则气滞,气滞则力不从,更难柔和”。这是我多年习武对太极举“松“和”劲“两者关系的总结。习练太极拳谁都知道要求“松”,但做起来并不容易,这也是传授者的经验和方法,以及习武者本人的领悟,所以说,一个太极拳老师要让学生“松肩、松胯"是相当难的课题。" E7 j, B% X! A# b
& h p* j$ o& s3 L
大极拳的“松”并不是目的,而是基础、是手段,太极拳有“松”才有“紧”,松和紧是辩证的,“松”也是为了更好的“紧”,所谓“紧”就是“刚劲”太极用意不用力,可谓有气无力打太极,气发丹田才有力,“气力、气力”有气则有力,太极发劲击打离不开内气内功,“松”是基本条件,随着内功的提高,“松”则能更好地利用丹田之气,让身体产生超能的支撑力和爆发力。
; b& R) W3 V5 S9 `6 z 有“松”才有“柔”,“柔”的基础是“松”,首先是松手,太极有“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之说,除了听劲,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成行拳走架的手,如果加一羽或落一只蝇虫,就会让手掉下来,意思也是我们行拳走架的手不用多余的力。“松”能让身体柔软灵活沉稳,松开腰胯能让上身灵活起来,松开肩手能让手灵活起来,初学者可以慢慢地体会,手脚与身体脱开是什么样的感觉,在练套路时,你如果腰跨肩松开了,通过腰身的转动,手就会有“甩"的感觉,而不是“摆”如果是摆就会带动肩,说明肩手没有松下来,打出去也没有力度,我们生活中工程用的“大铁锤",铁锤有“软把”和“硬把”,软把铁锤的冲击力比硬把的要大,我们练太极也可以把手当作软把的铁锤,所以只有你做到了“松柔"手甩出去就更有冲击力。
& x9 u6 A& a# L/ W( y 我们如果把一只缸在保持平衡的基础上,在它的底部按上几个弹簧,里面放上水,让水荡起来,缸就会摇起来,缸边会产生冲击力,水越多,缸摇起来的冲击方就越大、我们把松开的腰跨比作缸底的弹簧软底,把水比作丹田的内气,我们太极的八种击打法,都是需要身体来作后盾依靠,腰胯松开了,让身体像缸一样摇甩,结合内气内功,这样会让肢体外击的力量更强大:反之,如果僵硬的身体是什么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3 K1 D5 t4 }7 [, L/ D9 P4 p/ g5 T9 a 太极拳有往右必先左,往左必先右之说,目的是利用松开的腰跨,加大某肢体向外击打的扭度,其目的就是为增加击打的力度,只有在“松”的基础上,你练就的内气越强,结合身体摇甩产生的冲击力,肢体往外击打的力度也就越太,因此“松”才能更好地让你利用身体和内气,让其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和爆发力。 1 \& n P1 h# N! |4 m
太极拳有气则有劲,有劲则为刚,所以太极拳有气则刚,以气为刚,这里的气是指内气,人的生命存在必须有四种气的维持,我们呼吸之气称为宗气,也称后天之气,走在经络肌肤里的称卫气,和在血液里的叫营气,藏在肾脏里的是父母给的元气,后三种我们可称为先天之气,武术中练的内气就是练先天之气。) O7 X2 g) S4 `
# M2 r$ D) R- u
想获得太极功夫,需要静练和动练结合,动练是拳,静练是练功,静练的主要目的是练气,太极有气则刚,通过后天之气和先天之气的结合、练就内气内功,我们练气时,宗气和卫气有明显的走向,初学者需要慢慢的去感受,它们走的方向是相反的吸气时卫气反向从会阴穴顺着督脉往上过百会至天庭穴,呼气时卫气会从隐堂穴顺着任脉往下进入丹田,我们也称之为气走小周天,练久了丹田会感觉越来越充实敏感,身体的混元劲也会越来越足,这就是大家所称的内气内功,久练内气对养生疗病也有神奇的功效。
( k' Q: y a: A2 i0 H; o) J, @' g
由于内气经长年累月的锻炼、形成内功功力。我们把内气内功比作生活中的气泵,练气的时间越长气泵的动力越大,可想而知它的冲击力越大,击打产生的爆发力也就越大,因此,正确的身体动作结合内气的作用,就会产生具有相当爆发力的太极劲道,不管是套路招式有没有发劲,我们都可以随时合上劲,
- p, R% |$ U$ b% | 太极拳有绵里藏针之说,松柔的太极套路走架,在发劲的瞬间,向外击打的肢体变得无比坚硬,太极拳的发劲有别于外家拳和现代武术,太极拳的发劲具有爆发力,它的劲路较短,具有穿透力,有相当的破坏性。0 P8 u; c% L; n: C9 L$ M
2 h! F& h: o% M
“一动无不动,一动动全身“。太极拳利用身体各部位的组合来支持某个肢体向外击打,以增强该肢体向外击打的冲击力和支撑力,我们称之为“整劲”,在套路中我把它称之为“整”的过程,在“整”的过程中,除脚以外,身体基本处于松柔状态,身体整合到一定程度,某个向外击打的肢体结合内气运用内气的膨胀力让肢体快速向外击打,产生爆发力,我们称之为合劲,太极拳合劲是太极拳独有的力量表现,是由内气的澎胀促使肢体快速爆发出击。在演练套路中,“整”的过程,动作松柔缓慢时间长,“合”只有一刹那,就拿陈式太极拳套路中的“掩手肱捶”来说,如果这个动作的完成需要6秒,那就把“整”的时间安排在5.5秒,“合”的时间只有0.5秒就够了,太极拳有“力发于脚主载与腰而形于手"之说,有效劲的整合,也需要无过无不及身体动作,以及脚、腿、跨、腰、肩、臂、手的贯串协调和身体的松柔程度,决定劲整合的质量。
; C$ U' n+ s" b9 i" Z+ Q 太极拳的发劲除内气之外,还离不开丹田的运动,就是丹田运动的反作用力,在习练套路时,我们可以把丹田比作不倒翁的内胆,它有平衡我们身体的作用,发劲时松腰跨气沉丹田,让丹田灵活地产生左右前后的运动轨迹,在它反作用力的支撑和内气结合,会更加提高太极拳合劲的强度。+ Z" j+ Q% M& O) Z* t" Z) D
: l3 O% p( ^* j7 k, i% v 练太极拳就要练气,练气则不一定是练太极的;在当前有好多习练太极拳的,练了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知道什么是内气内功,不懂劲,没有内胆充实的感觉,练套路架子跨是松了,但感觉不到气沉。太极拳的松沉也是稳固身体的重要因素,我认为气不沉拳不精,许多练太极拳者重表轻里,重视套路拳架,不重视内功修练,大极拳有“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说,年纪大的老人因年纪大起步晚,就不用说了,年纪轻的就划不来了,练了很多年,每天稍加点时间就能获得的东西,却放弃了,浪费了人生最宝贵的岁月时光,大家何不以体验的心态去感受认识传统的中国功夫,它确实能让你修身养心受益匪浅。还有很多人认为练练太极套路养身足够了,殊不知练气更能养身,黄帝内经里的吐纳术能延年益寿,我们的站桩练气也一样有这功效,太极的腹式呼吸法,因为它深度的慢呼慢吸,在不断地挤压内脏。能使内脏得到一定的按摩,有提高内脏功能作用,能延缓因年龄增大而内脏功能的衰退,再个由于内气的鼓荡,具有活经络通气血之功能,气血通则人康健,中医理论里有“通则不痛、不通则痛”之说。: }5 T: q! I" c4 B7 C
/ W, {( c7 |0 {5 g
总之,练气是练功,练功能得劲,练拳至柔,练气至刚,刚柔相济,动静4 O: j( F5 Q4 L) O5 @, k/ ?" A
相间的是太极拳的完美境界,也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2 X1 h/ J6 A7 B$ G! A
! }/ ]5 X5 }3 Q+ _0 k8 Z( H |% L2 a* |( R4 ]/ C/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