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苌家拳,又称苌门拳,苌家锤,由清朝乾隆年间原汜水县苌乃周先生所创。苌家拳是中国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为中国名拳之一,其内容丰富,文武并重,形气合一,刚柔相济,技法独特,是中华武术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 其创始人苌乃周(1724年—1783年)先生,字洛臣,河南汜水(今属荥阳市)苌村人,自幼博学,苦习搏击之术。后潜心周易,洞彻阴阳起伏之理,创拳立派,成为技术精湛的武术实战家和伟大的武术理论家,被誉为“中国武术史上旷古罕见之通才”。
: [' t3 a! q! G% g 然长期以来,专家学者甚至本门传人关于苌乃周先生的习武生涯、师承授受、苌家拳派的确立与形成,说法众多,真伪杂陈,不利于苌家拳继承、发展。笔者多年调查研究认为,苌乃周武功根基于汜水张八(明末武术家)之术,得力于名师闫圣道指点,后得“字拳”秘传,由此创七十二势拳法(上、中、下各二十四势)后又归结为偏、正(势)“二十四字拳”,其棒法则师承四川梁道,剑道学于古随王新象。现分述如下: % W/ W( d. J/ v$ k, @, i8 q" ?
据苌乃周所著的《二十四拳谱序》中载:“余成童嗜武……深愧无成。后十年遇河南洛阳闫圣道指点一二,颇觉进益,又数年得字拳四十法,臆续三十二件,积为七十二则,但烦多莫记,乃归约为二十四,命以名,示以窍,使学者便于复习,然恐胶柱鼓瑟,苦其拘执不化,兹因冬日清闲,就二十四而扩充之,每一分而为八,共一百九十二势,纵横奇变,于此毕具……” 9 W( s8 ?2 B8 T# x8 C$ b
这段自序既是他创立二十四字拳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一生拜师学艺,辛勤耕耘的总结。很明显“字拳四十法”是老师(师承不详)传授的,那么他本人加续的“三十二件”又是出自何处呢?这还需要从他儿时学拳追寻。苌乃周青少年时主要是从汜水禹家学习世传的张八之术,有二十四大势拳、猴拳、二十一名枪之类,只是童年未得要领,后得闫圣道指点;武功得以长足进步。 ' f, i: g( d4 ^
苌乃周二十多岁就掌握了猴拳、二十四大势拳、二十一名枪等技。那么他后来为何要将其集为“七十二势”呢?原因有二:一是多年的学习与积累,演练与总结,使他感到人生精力有限,所学过多,难以传习;二是他发现前人所传拳械有重复,所以有必要加以提炼与规范。
0 |# y- s8 Z& n 那么“七十二势”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即上、中、下各二十四势。上二十四势以猴拳为基础;中二十四势以二十四大势拳、引战拳为范本,下二十四势以字拳为雏形,拳技略有损益,甚至原势不变。由此也可以看出上中下二十四势是苌家拳开山立派的里程碑,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苌家拳的发端。苌乃周曾归纳为:“……”第五层合练。形气合练,则内外合于一致,形气化于无迹……然功已过半矣,是列于第五层功夫,即中二十四势也。第六层练浮气。浮气者,气浮于上,而为上盘也,即如起纵飞舞上二十四势是也。第七层练沉气。沉气者,气沉于下,而为底盘也,底盘滚伏下二十四势之属是也。” 武之道系统
' y" J/ z3 x. R 七十二势在较长的时间里得以教习,尤其是中二十四势即“青龙出海”拳,在荥阳、巩义、新密、开封等地的调查中都得到了证实。但苌先生后又为何将七十二势归纳为二十四势呢?因七十二势繁而难演,动作难度较大,多适合基本功非常好的青少年演练,尤其是上下二十四势。所以苌乃周“为使学者便于复习”,经过精心取舍,简编成偏正两套二十四字拳,降低了动作的难度。但他又很快发现,拳势过于简约,技法略显单调,惟“恐学者拘执不化”,不得不再次“将二十四扩充之,每一分而为八,共一百九十二势”,正以练其体,偏以致其用,这样“纵横奇变,于此毕具”。
3 c8 G/ `1 R4 x, H
1 i- c, t; n" Q& x# J 据其《三十六枪谱序》中载“古有勒马枪,枪之传也久矣,明季虎劳关张氏,善枪……五世至禹门,余幼慕之,冀学一二,即可满志,及长而访问,罕见其踪;弱冠后遇人演二十一名枪,名不称实,鄙怀未惬,于是静心揣摩,就原势而更进一层……”这是他二十岁左右学习枪术和后创三十六枪的佐证。 ( M6 ]3 \0 C- e3 G, l7 E4 R7 L
至于棒法起源显而易见,苌乃周师承四川梁道。据《二十四棒谱序》载:“余得此棒,以为奇遇。何奇乎尔?乾隆二十一年九月九日……家童来禀,门有义人求见。问其所之,义人曰:‘天下访道。’请人室,以酒敬之,问其姓名,言姓梁名道,四川人也。谈文无所不通;论武精于枪锤。次晨,庭前演武,果为奇手,又将棒一舞,其中三尖照到,老少随和,刚柔相济,阴阳妙用,皆中法律……愿学之,复以谱志之,留义人十余日……”此段引文详细记述了他师承四川梁道学棒的来龙去脉以及撰著《二十四棒谱》的原本始末。 5 T! E% A8 W$ `9 M* p& k
他的双剑师承古随王新象。据其《双剑对枪序》中载:“古随新象王,诸艺兼通,尤精于剑,珍重藏抱二十余年,弗肯轻露,然心念学者,注意求教,遂不吝珠玉,倾囊而出,罄其所有……” # A( G! u/ n) k5 K9 E6 E
综上所述,上中下二十四势、二十四字拳偏正势、二十四大势、三十六枪、二十四棒、双剑、春秋刀,构成了苌家拳派之核心,为苌家拳之正宗。且苌乃周教习的拳械皆撰谱传世,图说详明,诗文工整,理法精微,独具特色,研究、继承、发扬苌家拳非从此人手不可。以上只能是对苌家拳起源的初步考证,文中谬误在所难免,尚祈高明者不吝赐教。
6 X3 P3 `* d; P7 B
0 Z) `3 ^2 o( @2 ^9 D7 g; Y0 E; b3 @“清规戒律”限制拳法发展
. O- |' ^9 o( L0 m; [/ A5 m, u1 ]& p' |' L2 F4 ^$ a/ G: o
“不得在人前卖弄”、“醉其酒,观其性”、“告其事,观其勇”……苌家拳在择徒授艺方面有着严格的“清规戒律”,如果违反其中任何一条,传授便就此终结。
* @2 }* |, D' F1 m: D# a& i* E7 S, _. D' U% p
陈万里告诉记者,“譬如拜师学艺,必须有苌家拳传人的引荐,其次,师父前去弟子的家乡走访调查,如果人品得到肯定后,才能磕头拜师。”" n( @$ h0 ]2 g7 |4 ^) O. |
7 m8 x1 }# p5 n) [. {' z “苌家拳在传承方面讲究‘三不传’原则,即不得其时不传,不得其地不传,不得其人不传。同时还有《七试》《三箴》,比如醉其酒,观其性;告其事,观其勇等规矩,苌家拳传人至今仍恪守这些原则,如果没有合适的传人,宁肯失传也不会妄传他人。”
8 ~0 e$ Q% o# o% P5 G9 k
1 X5 k1 B5 {5 P# j. F8 _* J7 K 这些“清规戒律”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在某一方面说,如果师傅看不顺眼,就不会传授武术。 1 @3 X @9 v( A
( U: Y8 P& N& z 根深蒂固的保守思想经过经年累月的发展,苌家拳传人基本上和所有的武术比赛绝缘。% K% h2 g$ K+ C$ i F- |
0 b6 h5 X, V+ g# Z
陈万里讲了这样一个事情:苌家拳传人袁宇华,曾在1921年任镇嵩军军官教导团国术教练,后来学生索要资料,袁宇华便石印了一份《汜水苌纯诚先生拳谱》,此举遭到了苌家拳传人一致指责,因为他违背了苌家拳“择人而授”的基本原则。
0 H. _. ^1 l! o$ e6 G' }+ u F! T z0 J' h9 v) m3 _
苌家拳面临的困境还有来自外界以及现代社会的冲击:首先,普通人受现在表演武术的冲击,曲解了武术的真谛,错误地认为“高飘远”,动作舒展花哨、极具观赏性的表演武术就是真正的武术;其次,苌家拳地理位置独特,受到少林、太极南北夹击。
% l- r4 V1 R, e* W
4 A+ s: e& _+ q. z* ?* W2 X2 T 苌家拳的江湖传奇
! k5 F8 ?& W$ V; @6 _, X8 w* r6 U# Z, ^* x; S! F$ f, U9 D
苌家拳流传至今,名手辈出,除荥阳外,省内巩义、新密、新郑、开封、安阳等地,香港、台湾、陕西、福建等地区也有苌家拳传人,美国等国家也有苌家拳流派。
6 S- G; `( u# |( {3 v# k# \. u1 B5 F
话说乾隆年间一日,有位武林高手,自恃棍法精妙所向披靡,前来苌家找乃周先生切磋武艺,但见他棍随手起虎虎生风,舞得密不透风,不露丝毫破绽。乃周先生打量一下,用手中拐杖直捣过去,棍子顿时被拨开。
, }& q3 N5 }: q8 C7 z% D* m$ z& Z# h7 e
" n# N: G/ k. T 苌乃周最为出名的一件事莫过于“开封斗王伦”。苌乃周曾到开封游玩,正好碰到巨盗王伦在开封作案,当地人谈王伦而色变。一天下午,王伦把衣服放在巡抚门口的大石狮下,留下字条“衣出则伦去”,苌乃周听说后,连夜将王伦的衣服取出来,并悬挂在衙门口的高竿上,并扬言“伦3日不去,吾且取其首”,王伦听说后,自认技不如人立即逃之夭夭。
6 A6 E8 i- S e1 T- ^; h r* T1 V! w( P# D3 K6 J9 I# H
《重修汜水县志》记载,苌乃周一日去徒弟秦成宗家串门,上楼需经过5级石头台阶,附近村民久闻苌乃周武功高深,于是试探问“能不能用脚把石头踩断”乃周笑而未答,走过之处,5级台阶断了5级,在荥阳高村乡油坊村的秦家大院内,现在仍可以看到4块断裂的石阶。
( S: T& a+ |; `# X& P5 H# ?6 X3 s& c# o: j% @: l
长期致力于研究苌家拳、苌家拳第八代传人陈万卿告诉说,有些故事经过大家口头传播,已经将其神话,比如“挂画听风”,大家以为苌乃周可以像壁虎游墙,事实是墙上有颗钉子,苌乃周可以纵身一跃,手抓着钉子,像一幅画一样悬挂在墙上。
4 |+ ]. r! r# j2 f! v* \' f. ]% E/ Q- v.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