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极拳刚柔、空松的关系
( O% n3 X- s7 O# A" {5 V$ \ 3 G" w, a! W, E; X+ G
太极拳刚和柔是分不开的,但它有主次之分。刚为主,以刚带柔,因为骨骼(刚)在肌肉(柔)的中间,骨骼在肌肉内,内为阴为精神,以阴带阳,所以骨骼为主动。) C* ~& N4 Q* [; V
4 R& Y+ A1 l# U# p) g) W. e 比如手的向下按是骨骼的主动运动。肌肉是懒的,仅仅看“懒扎衣”的名称,就知道肌肉要懒,肌肉不能主动,不能以肌肉带动骨骼(有所谓骨肉分离之说)。
7 `( A8 G5 L: B a% d! Z
: z" p9 I' N& }& V0 J( O 肌肉既不能主动,而精神(骨)又要不能外露,因为精神是产生在肉里的骨头,肌肉是柔,是被动的,以刚带柔,即精神“骨骼”带动肌肉。2 z& M: x2 x. M! o3 Y, n
+ |$ [1 `( `# G* k1 ?: L
“空”与”松”要区分开来。肩松沉下来手指会发胀,这是正常的现象,是对的。还有肩松了就有上升和高大的感觉,这都是合乎要求的,肩还要经过后部背肌往下松。初学时肩松不下,可以呼一口气,就能松下,但这是暂时的,往后必须在放松肌肉时能够正常自然呼吸。 s' F; Q' n4 M, J4 U
$ v; g* p7 _: v; e3 F0 K
腹松也要通过腰,腹松可使身躯全部肌肉松,松即是沉。相对地讲即是骨骼的上升,也是意的上升,能够沉降肌肉,就能有骨骼包括脊骨的上升,因此,骨骼在肌肉松沉的同时也就飘起来了。这叫做有降必有升,也叫做有下必有上,要使臂膊骨骼飘得起来,就是在于沉的作用下产生的。2 G$ K* i8 E- x
4 x# F7 T0 L W' f# u
纯松是塌,纯空是顶,要空中有松,松中有空,全身处处都是一分为二。关节,骨骼和肌肉也是这样,但是刚和柔分不开的,因为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而空和松却要分得开,空即每个关节要脱离开来,松开关节,这叫空,在松开关节的同时,肌肉也要松开,空是上升,松是下沉,沉要沉得越深越好。
O k3 e6 m J* u0 T4 @
5 Y0 ~ I# s1 A0 C; P ^* D8 \1 J 由于劲的下沉而相反必然会使意的上升,所以,有上必有下,有下必有上,有左必有右,有右必有左,既要分清,又是一道,另外,空和松究竟空到什么程度,松到什么程度呢?比如沉下五寸则上升也要五寸,即肌肉往下松,骨头向上升,一沉一升是同时进行的,并非一边上升,一边不动仍留在原处。
; v F) a* |8 Y: K( J4 U9 J' F
' m, w+ P. T% U/ }. M! B3 C/ p: G% b 刚和柔搓合在一起,太极叫做“将动未动有预动之势”,这又叫做“腾挪”。
C2 ~5 _8 A7 [% O8 u& f/ P$ P' k. V& y$ m) l- ]; X9 n
刚和柔是相济的,是分不开的,但又都有空和松,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又如“静如山岳”,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一个是腾挪,一个是上与下的东西,要慢慢体会。3 N7 w& @& c9 i% L$ l& k9 {
/ B$ c+ V d8 S2 @" A" E 再就空松二字来说,松的时候是什么感觉?起势为例来说,起势时两手的意原在膝下,却可以一直到脚下,空是拔两头,即意上升,气下沉,并不是空洞飘浮,空松一道做之后,就可以“气遍身躯不滞留”。上升是由于下沉反射上来的,关节的松开后可以贯气。8 |2 S4 p8 p; g5 e
- D( S" `, d6 F, m0 w: |3 s “腾挪”二字,即是“刚”、“柔”混在一起,“刚”中不能少“柔”,“柔”中不能缺“刚”,然而“空”与“松”必须分清楚,它是肌肉练出来的东西交给骨骼,骨骼又练出来的东西交给肌肉,“腾挪”可以帮助“空”“松”,“刚”“柔”又要混在一道。
6 Y, X8 e$ r. o
* i- _ {) S, {) N- T D 这里所讲的理论是主要的,拳架却是次要的。以前是先学拳后理论,现在是理论和拳架一起来教。
, F! ]$ ~9 S( ?4 i" X0 O5 L3 O: S1 S. l3 D;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