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2 ?' u2 h0 G; x
| 刘仲宇 著2 O. p: f8 ]: m# v5 z5 D& d# K# h" f4 d
| ISBN:
0 Y+ {7 W- w. M+ F5 P/ k, k$ F( m | 10位[7806463739] 13位[9787806463734] 0 U/ t" r% T8 Y+ n# [1 Y9 U5 n) @
| 出版社:, Q+ u O7 u! M( }5 v7 ?/ m( _6 @5 u
| 上海文化出版社9 p+ _1 v' P1 K c5 G
| 出版日期:/ L7 w& u z2 f$ |
| 2002-1-1
! Q1 ^5 m9 H! Q m+ n | 定价:
/ o2 g/ S9 m) R+ M$ z& G( a' S | ¥28.00 元
1 Y. E9 z& D# A0 L( k# X2 U | 当当网:
! i' l& W8 _" M' S7 l | ¥23.80元 (2007-11-12) 去当当网购买 9 j* c P! R! y# ]8 Q u
| 卓越网:
$ G) I6 Q, F |7 b) k4 J/ ` | ¥23.30元 (2007-11-14) 去卓越网购买
/ J- t3 W! T( {. j | 内容提要 :: `) ]6 u+ z$ A; _1 T( a* l
本书讨论的内容极不易把握。通常,人们将企图直接介入神灵世界的意图和行为,称为神秘主义。道教法术,便是道教中最为神秘的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国神秘主义的代表。面对神秘的东西人们经常会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完全盲目地信其为实有,一是视其为胡说与欺骗。这两种态度虽然截然相反,而拒绝对对象作深入的考察则一。本书采取的不是这种态度。
0 x. k0 o+ F: g本书的写作,尽量地以大量的资料为基础,同时概括出以为适当的理论框架;在提出理论框架时,借鉴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方法和成果,却不套用别人的旗号。不过要想改变当前道法研究中,在理论模型和资料占有上双重的薄弱,却不是本书所能担当的。# M1 e2 X5 C: m; K6 g$ {0 s
4 m+ ?4 y/ y% u% j# @* Z- V/ S
. i8 Q# e `/ S: C) u1 }- s
" r2 K. L1 l( w6 }' w
/ Q- p# B+ l B& C7 E8 A7 ?- J' h6 t' {; Y. e5 ~2 C
; T$ Q& a8 B& I2 S- Y: ~# D9 N/ {9 `; S Y4 W9 v& }
3 x1 u V0 D2 M) A# ^. d1 H9 j6 \
, y9 b3 G# |' b# }编辑推荐 :
' E- W* a% r3 n/ H$ |本书讨论的内容极不易把握。通常,人们将企图直接介入神灵世界的意图和行为,称为神秘主义。道教法术,便是道教中最为神秘的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国神秘主义的代表。面对神秘的东西人们经常会采取两种极端的态度,一种是完全盲目地信其为实有,一是视其为胡说与欺骗。这两种态度虽然截然相反,而拒绝对对象作深入的考察则一。本书采取的不是这种态度。, m5 G& V4 D5 a$ b7 M: [0 [
本书的写作,尽量地以大量的资料为基础,同时概括出以为适当的理论框架;在提出理论框架时,借鉴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方法和成果,却不套用别人的旗号。不过要想改变当前道法研究中,在理论模型和资料占有上双重的薄弱,却不是本书所能担当的。
% e! S5 E, @: t4 D+ Z4 i% W5 g( {9 M# y& K, X6 Q* k- f0 W+ I' j: g
& ~# A1 [, \3 @
- M- }1 n5 K; J+ v ^
+ R, R& g/ i5 k$ h' K5 X
$ @9 o. D5 S+ R
* O8 j% U7 R: s0 ^1 ^6 D7 D7 r$ W2 ]7 @ d3 y
" [" `2 v8 o8 g# F0 ^8 i; q
2 v( D, T" O3 d. X1 {5 ?* z* E& }
作者简介 :& \2 O: J3 [% \$ E% ~5 G5 G" n
刘仲宇,1946年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中,上海市宗教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和宗教的研究。自1982年起主攻道教和道教文化。已发表的学术专著有:《中国道教文化透视》、《儒释道与中国民俗》、《中国精怪文化》和《道教的内秘世界》等;与人合作专著、大型辞典有《道·仙·人》、《道家养生术》、《道教志》及《中华道教大辞典》等十余种。另有《道教思维方式探微》、《度人经与婆罗门思想》等论文80余篇。, n; x' k* q9 e6 L# D. N
. h5 l* [/ p* m, }& m& C) J
" I" }; F$ T# x& ]% I6 A/ v% d# e0 M' i1 n) I$ B. T6 \
- [$ O) } `( S
4 r$ C- X% K4 ]9 l$ I6 w. `% d: Y* x, }3 x3 ]
) Q, i, M2 m* q+ d目录 :( J/ u, j1 o' Y/ x! i- K4 i
前言. ^( K$ [. H' ^8 ?; ^
绪论 法术——道教研究的重要课题" @4 i! x( D; i3 T e; I* V) R0 o
一 道教法术的内涵; W5 F" Q8 w# U+ q5 X( `
二 法术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
5 h; J0 Z. M0 j: R三 法术研究的多重学术价值
) q, a- C1 J4 h7 V第一章 道教法术的形成5 f9 x2 D/ Z3 V$ n
一 从巫术到道术
( O- v. M3 {7 U/ s二 早期道法体系的形成
, D; n8 S' S9 ]第二章 道教法术的理论原则$ {8 Q+ v; s2 ^7 j( l/ E
一 修道与行法) d- a% G# U" i3 g; a
二 道法遵循的宇宙模型
0 _) n# v. v' ~三 道法依据的形神观
4 X9 ?* U/ x b" G四 道法依仗的神灵系统$ t4 T! d w- b: w6 A7 _. j0 h
五 道法理论与巫术原理的关系
3 k6 O; Y, ?, e" U第三章 道教法术的方法与手段9 H" p( o' V5 k; Q$ C o' s/ X
一 道符和法箓
. m- A/ s7 t0 g5 O% p4 e二 施法的特殊语言——咒语
! `4 d( b. v6 M三 施法的步伐——踏罡步斗
9 d2 @1 U1 w3 c$ y( N ^, C四 施法的手势——掐诀! v) a: |! R, ?# v% Y
五 施法的要件——药' E$ ]: U; u& g0 [0 N7 c) K
六 施法的用具——法器# P0 Y) U% H) i) {
第四章 法师
& r6 ?: o9 |0 @1 b% s- o% `: |一 资格和资材
5 Q; W3 W8 }3 M8 u; a! |" M( e! Q二 存想和通灵+ ?8 o5 f& t3 J1 X; Y; w7 M
三 炼气9 `$ c8 S: ~/ P
第五章 道法的行持
: n& \5 r9 R* F* a一 行持的环境与建坛
\& U4 [, K8 C4 p" E* E- v( _' n1 F二 行持者的集体2 M/ C% C7 m6 L7 h/ `$ {
三 法术行持的主要环节
+ ^! J- P* A R! @8 y第六章 道法行持仪式
, e, T% c+ S X8 E5 G8 f一 道法科仪的编制原则+ m4 Y+ V3 l" m$ i
二 道法科仪的结构1 L( C) `4 j+ x& S# f
三 道法科仪的规范功能
+ D! F5 z( R0 L' x3 F四 道法科仪的表演特征
" o' z7 r- I! q& F3 Q) Y) Z第七章 道法的分类研究(上)- Z+ w7 J+ d3 o
一 道法的类型
" G1 `0 W/ v# y/ C& |' n5 o$ y二 道法的大类之一:变化之术
. g$ |7 T; n$ O, @8 h# _5 G, m; L三 道法的大类之二:考召和驱邪% r+ Q* \" w5 B9 F5 H
第八章 道法的分类研究(下)
4 O8 I7 T' E2 l( ^一 道法的大类之三:祈祷(礻会)禳
1 V% c, S- j* [! _) L8 ~7 X6 A1 i* e二 道法的大类之四:治病和遣瘟
I- @5 l/ q9 C' C三 道法的大类之五:度亡破幽
5 _+ ^; ~9 ?; F# }3 y结束语 道教法术发展趋势
- N- r$ w/ l i% F; F- I5 u后
6 H$ J. e; Y9 {% ^3 c' @* ?+ W: Y# A2 r) T3 z6 G
[ 本帖最后由 唱我所唱 于 2007-12-1 23:3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