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嵋内功灵狐拜月法6 Z: B9 E5 @) W" G2 {
“灵狐拜月”是方代峨嵋内功功法之一,经历代口传心授,流传于今。本功法是先贤们根据狐狸、免等灵性动物的生活习性,比照自己练功实践所得创编演化而来。灵狐拜月动作虽简单易行,但一旦配合意念修炼,就变化多端,奥妙无穷。练功时要边练边悟,循序渐进。
7 {. k" ]: n3 S& V, t% Z& x/ q4 C: Q动功练法 X5 A: ^' N1 p8 _
第一无极式:取自然站立式。两脚左右分开,站实踏稳,脚尖朝前,双脚平行与肩同宽;两腿膝部不屈不直,不僵不硬;两手自然下垂,放置在胯部两侧,手指微弯曲,手心朝身体;周身中正,入静放松,双目微闭,略留余光,精神内收。要不闻不问,不急不躁,五蕴皆空,呈大无为态。
1 v1 z# x0 z+ j# T2 {" M( ?7 T第二平举式:两臂从体侧向上缓慢地抬起,手掌掌心向上,两臂成“一”字。动作要求舒展大方,松而不懈,肩部不要上抬,肘部不要僵直,腕部要微向上抬起,始终做到自然而然。
9 H! f: [* |. x, p9 C8 n' @, f第三通天式:双手不停地抬至头顶上万相合,十指相接,掌心空虚,掌根轻轻地接触,十指直对着天空,掌根直对头顶正中的“百会”穴静养。
7 Y- \% w5 ~. i9 V, g& Z# y第四合掌式:静养片刻以后,颈椎先向前上方弯曲,同时双手从体前下行至“膻中”穴(或称中丹田部位),双手十指相合,指尖直对“印堂”穴。此时全身心进.步放松,臂膀和颈椎弯曲要自然,不可僵硬,以舒适为佳。
7 b1 d; M% s" p: c第五拜月式:接上式,胸椎、腰椎、尾椎依次向前下方弯曲,使整个脊柱聚拢呈一个球形,球形的弧度尽可能地向外扩大,同时要注意各部位的放松程度。: U* ^/ L3 f" l( c: Z! W; r# V
第六自然式:上式经过1~3分钟以后,两手继续下行,边落边分开,到脐下时,两手手心向前方左右技开,与身体成45度夹角,同时尾椎、腰椎、胸椎、颈椎依次抬起,展开呈笔直状。当脊柱挺直后,部向左右两侧撑开,使之圆裆。/ K x0 ^ e# R1 X0 I
此为灵狐拜月法的第一步骤,无论健康者还是患病者,无论有否练过气功,一般练习本法3个月后定会有所收获。如果想继续深造,想在功力上有个大的飞跃,就要练习灵狐拜月法的第二个步骤:: R/ o; A% {; G1 q# B8 ?1 e
动作配合意念心法* R K7 ~+ ^; v, `
第一式动作同前。意念身体内部污浊之杂气从头顶下沉至足下,排出体外,同时将全身之真气沉人下丹田。
9 Y, [: x4 P X" u第二式动作同前。随着两手抬起,意念将地气拔起,吸入“劳宫”穴两手抬到肩平时,意念宇宙间之真气灵气亦从劳宫穴吸人,同时意念本周围花草树木、山川湖泊之真气灵气向全身拢集而来,加以吸收。之能利用的一切真气都要完全吸进身体内部深层。% X. ~. I, k3 E0 F, @
第三式动作同前。将双手汇集到的真气灵气聚合成高密度的柱人百会穴灌人体内,贯通人体的“中脉”,意念要不断地进行,但意念可过猛,要似有似无。! k8 R2 V# [! _ x" x: v# p5 l+ ~
第四式动作同前。意念聚到体内的气,在下丹田渐渐地凝结成球的、有质量的结晶物体,同时微微注意一下印堂穴。7 u3 z0 c3 J! C( z1 @
第五式动作同前。意念下丹田中凝结的那个球状物发光、发热,照亮全身,通明透彻,温暖全身,这个球密度越来越大。在整个练功过程中,时刻保持脊柱的圆润和放松程度。8 I) }6 r, O# X
第六式动作同前。当尾椎第一骨节挺直时,将下丹田中那个炽热的球体移出丹田,冲向“会阴”穴;当腰椎挺直时,小球冲向“命门”穴。这样依次冲过夹脊穴、大椎穴、玉枕穴、百会穴、印堂穴、人中穴,此时舌头迅速卷起,舌尖抵住上胯,然后意念小球通过舌体到达膻中穴、肚脐,最终落入下丹田。接着不断地温养她。意念要柔和,动作要缓慢舒展,心情要愉快,整个过程要象冬去春来,大地苏醒,嫩青吐芽一样,其乐融融。如此静养几分钟。
3 `# Z- F( U' B" ?: r. ~) k" R" H注意:练习本功法必须遵循上述练功要领,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修炼。要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练,一个式于一个式于地学,先要把动作练得纯熟,再练配合意念功法。每练到下一个功式时既要谨慎,又要自然,若练功反应较大,必须回到原来功式练习,更不能逾越次序进行练功。同时还应加强站桩功夫的锻炼。
, u* M) A+ B4 g- C: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