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 @; C0 h# k0 _$ x( K) o$ a
拳术是研究人体动力的一门学问.
) O+ \% `' ^5 P7 A拳术运动必须遵循一定的运动规律进行.
( r5 e3 `* M6 v拳术的规律性运动形成了拳术的动力形态.# R8 L8 X0 d, I5 `: q, A: z
每一门拳术都有其根本性的动力形态,即总动力形态.& a8 r! Z) N9 ^) h) ]3 @3 @$ ^
总动力形态形成了一门拳术的特点和特色.
R; t* n9 [ f9 w- Z) d心意六合拳的总动力形态是"裹践躜变身动力模式".
" J' ]' c9 o7 h+ S- c1 M"裹践躜"是为了调动身体的整体力量;练"变身"是为了打出猛列脆快的折叠闪劲.只有这两者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高烈度的强大杀伤力.
0 Y& N, @6 Z0 C: u0 B拳谱上说:"拳如炮,龙折身,遇敌好似火烧身."----这就是心意六合拳总动力形态爆发的震撼性效果." D5 D$ R" b: u2 s
; q6 z: s6 s/ u. G/ F# L/ q# ^1 d二( u. o5 c a0 Z1 |7 f3 T
练习心意六合拳的人,无不知道"裹践躜"乃为心意六合拳法之要义,但是对于"裹践躜"的真实含义,却没有多少人明白.有的人练了一辈子的心意六合拳,也没有了解其义,结果练了一辈子糊涂拳,功夫总也上不去.又有的人由于没有理解"裹践躜"的真实含义,为了装点门面,就将"踩鸡步"中的三种手法解释为"裹\践\躜",而且进一步指出这是三种拳法,即裹拳\践拳与躜拳(可是古人在拳经里从来没有将"裹\践\躜"与拳法沾边).这样一来,前头的错误没有改正,后头的错误就已经误人子弟了,其流毒是很深的.
7 R, ~3 d8 Y+ e0 p. q0 Z 实际上,所谓"裹践躜"并非是三种拳法,也不是某一个拳术动作,而是贯彻心意六合拳训练始终的根本原则与方法,更是心意六合拳巨大技击威力的来源.可以说不懂"裹践躜"三字的含义,就不懂心意六合拳,而将"裹践躜"练成裹拳\践拳与躜拳就是曲解了心意六合拳.
3 [' @) l; A+ z, m6 R9 n% g" I 练习心意六合拳,一上来就必须练习"裹践躜",而在经后的学习中,以必须在每一个动作中找到"裹践躜",理解"裹践躜"与运用"裹践躜".那么,到底"裹践躜"的真实含义是什么?而且如何又能将"裹践躜"练上身呢?8 R( A# Q/ _$ Q4 [5 |/ W
2 d" f6 o0 j, U( o) r# M三
2 r( F6 r! F# e' S 所谓"裹",就是使肢体收缩以蓄力待发."裹"者,缠也(<<说文>>),说明心意六合拳的蓄力之法不仅仅是肢体的单纯收缩,而且是带有螺旋拧裹的收缩.心意六合拳讲究"开弓之势必不可少".就是强调每一个动作的完成必须首先具备蓄力的"预动力之势".如果把这个预动之势比喻为一架弹簧,那么它不仅是被直向力压缩着的,更是被横向力拧裹着的,它必须同时具备直的,横的两种张力,才能构成心意六合拳要求的"裹"法,才是正确的蓄力之势.因为仅仅具有直向力的收缩,其运力的距离必然不如螺旋拧裹的横向距离长,其发力必然不如带有螺旋拧裹的发力巨大.而如果螺旋拧裹的力量没有直向力的统领,又必然失去方向,而形成涣散之力.所以说明的是,"裹"法一定是全身上下的整体拧裹与收缩,决不是某一个局部的动作.
l! O8 Y, j ]) u& ?% W) N 一句话,"裹"就是螺旋拧裹收缩."裹"的具体形态有两种,即"回旋拧裹"与"反弓拧裹".
( l: B" O& U4 |9 ^5 {! v5 P 身体处于回旋状态的拧裹是"回旋拧裹"(图A--1);
) @8 [/ C( \/ Y6 `0 Z 身体处于反弓状态的拧裹是"反弓拧裹"(图A--2);
# m' V0 j2 |: R7 w 拧裹的具体要求是:"肩胯相合".
, Z5 G2 i6 U; A/ y0 ? 肩----分为"外肩"与"内肩".肩尖为外肩,腋沟为内肩.
+ P) I) [1 o( ]: T0 o/ n 胯----分为"外胯"与"内胯".胯尖为外胯,腹股沟为内胯.(图A--3)
% z+ q) z! R- N. X "肩胯相合"确切地说,就是"内肩"与"内胯"相合.也就是说,在身体回旋或者反弓的状态下,使左腋沟与右腹股沟相对拧裹,形成对应用力状态.(图A--4,图A--5)
( G& m& a+ m9 t% W0 G% i h& p7 ?1 G( E0 A) f( X
四
4 Q9 _' J* V% w; }7 Z' ?" S2 _: h1 N7 r 所谓"践",就是进步,不管是前脚的进步还是后脚的进步,只要是向前进步,都属于"践"的范畴.心意六合拳的进步,要求擦地而行,不能提脚过高.落地时要求脚跟先着地,同时脚掌踩碾地面,形成摩擦力以帮助整体前冲力的制动,这就是所谓"摩擦步"的来源.拳谱上说,脚的落地是"踩而非踏也",也就是说绝对不能用脚跟去跺踏地面.所谓"如踩毒物",是要求用脚掌碾死毒虫,而不是跺.现在练习心意六合拳的人,大多采用脚跟跺地的进步法,是与古法不合的.因为心意六合拳特有的翻浪身法,必须要有摩擦\踩碾地面的步法相配合才能产生作用.在实际动用中,步法的践进就好像浪的底部,它只有紧贴着地面,得到了巨大的摩擦力,后续的涌浪之力才能推起浪头来,才能形成扑打礁石的翻天之势.所以,心意六合拳高手往往一进身就能够将对手托发出去,而对手感觉身体就好像突然被水浪荡涌托起来一样,这种"欺根拔节"的浑厚力量,实际上首先得益于其独特的步法.
0 k% t ]9 u9 P) p6 J+ G0 Y" c
. r' D; J6 T' J五1 G4 |9 l/ d- _
所谓"躜",带有三层含义:一是向上或向前冲;二是钻或者穿;三是飞速移动.将这三层含义综合,就是在"躜"是进身之法,是近身发力的整体性动作.有人将"躜"写成了"钻"是不准确的,当然在字义上更不能将"躜"与"钻"等同,因为"钻"只是"躜"的过程中的一个动作要求而已."躜"是衔接与统领"裹"与"践"的整体动作,如果说"裹"是动力之源,是"起".那么"躜"就是动力之终,是其作用,是"落"."躜"的目的,是为了将收束力量展开,同时将后腿蹬地而得到的反作用力,充分地传递到肩上,以合上肢之用,这就是我们在实际训练中经常强调的"一脚蹬到肩上"的要求的本义.( I5 G. Z/ O8 e
从人体工程学的发力"髋-胸-上肢"的"三程序"规律来看,"裹"以后腿部蹬踩使地面的反作用力到达髋部,再往上传递就必须有一个身体的动作来支持,而"躜"正是这个支持动作,即身形猛长,将身体中段拔长(所谓"拔中节"),将力量传递到胸背与上肢上,这个身体中段拔长的动作,使躯干在一刹那间形成了"满弓状", 这个状态孕育着最强的爆发力.所以,古人创造"躜"法不是偶然的,而是在长期的拳法实践中总结体会而来的,是符合科学原理的.以"劲法"而言,"裹"束以蓄,踩扑以决",这里的"扑"与决,就是"躜"法的作用.在心意六合拳的演练中,如果不懂得"躜"法的意义与运用,便可谓"全体皆非",一无是处.在此,还要强调一个包含于"躜"之内的字,就是所谓"就".
, m7 i) t, W, _( c 这个"就"字,是心意六合拳谱上的"练习十六法"的第四法,现在大多遵从心意前辈宝鼎的解释.宝鼎说"就"是方言,"就如蛋",也就是将"就"解释"为"束",说"上下束住,成其就也".但是,我们知道"十六法"的第一法"存"就是"束"的意思,这里再来一个被称为"就"的"束",其意义何在?而且,通观"十六法",用的都是正统的文言,为什么惟独这里使用方言?而且如果是方言,姬际可是山西蒲州人,宝鼎是陕西西安人,马学礼是河南洛阳人,那么这个"就"字究竟是哪里的方言?所以,我认为宝鼎的解释是不对的.
9 n* D* y ^: _8 r+ L" |' e' [; ?& _& @0 ~ 如果按照正规的字义来说,"就"的动词本义是"就高"(<说文>),也就是"往高处去"的意思.按照"裹践躜"的运动要求,躜身而起的同时,头部要顶挺上拔,以领起全身之力.那么很显然,这里的"就"字是对"裹践躜"运动过程中的头部动作的要求,即拔顶竖项.如果我们详细阅读前人对"十六法"的解释,身体各部的动作要求都有了,惟独没有对头部的要求,但是对于拳法而言头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古人创拳之初,决不可能遗漏对于头部动作的要求.所以,如果说不是古人的遗漏之错,必然是后人的解释之错.(也有的书上将"就"写为"蹴",而"蹴"的本义是"踏\踩\踢\追",其义与"践"重复,必然是不对的,所以就没有必要再论述了.)6 F/ ]4 f: t/ P* ~, R
我们之所以强调这个"就"字,是因为虽然"就"包含在"裹践躜"之中,但是如果不特别提出来,在"裹践躜"的练习过程中,很多人往往会注意了身体的上躜,而忽略了头的提顶,因为头的提顶是统领全身的,其作用巨大,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L) @, T: j3 Z V" h
六
: _; Y& i9 u. P/ I! `( q: e 所谓"变身"(即所谓"龙折身")就是身法从拧裹状态突然向另一侧展开的翻身动作., E3 m/ J% X4 j* `
它包括两种形态;"一种是"回旋变身";一种是"反弓变身".
4 f- ^/ m9 J. B7 z0 }# j! Z 所谓"回旋变身"就是在身体的"回旋拧裹",状态下向另一侧的变身动作;(图A-6,图A-7)
1 L0 ]7 W! m. h9 H% |4 a; ]- V0 I; d 所谓"反弓变身",就是身体要反弓拧裹状态向另一侧的变身动作.(图A-8,图A-9)
% N2 E+ u; v4 x( n. s
8 s. k c' o% \/ e r& O七
+ v8 w: i" Z( g. r "两个变身"与"裹践躜"是同时并存的,也就是说:在一个动作当中,要不就是"裹践躜"加"回旋变身";要不就是"裹践躜"加"反弓变身"."裹践躜"与"两个变身"的运动形式,构成了心意六合拳的总动力形态--"一个裹践躜加两个变身的随机组合运动',即"裹践躜变身运动模式".& E# x8 E9 w$ h9 n. \# z0 T- T
9 ?: L0 g4 z% W' r" d' v
八$ n! Z- y$ O7 e: B
"裹践躜变身运动模式"从实质上来说,包含着"螺旋","开合","翻浪"等运动方式.% |: {1 m0 c* \8 {
螺旋:身体以四肢的拧裹\转动皆为螺旋.但是,双肩\双胯的拧裹开合构成身体的主体螺旋,四肢的螺旋是辅助螺旋."先在身\后在手","身不动则四肢不擅动."裹"是螺旋,"变身"也是螺旋.关键是以身法带手法,突出主体运动.
2 }- o5 U# b- b) J' V 开合:开合分为纵开合与横开合.纵开合是身体纵向系统的开合,表现为身体的长束\起伏\升降等等;横开合是身体横向系统的开合,表现为肩胯\胸背等等的开合\收放.纵开合与横开合构成了身体的"十字开合"."肩胯相合"为合,"变身"为开,身体曲蹲收束为合,践\躜对拔为开.重要的是,无论如何形式的开合,都必须做到对称运动,保持力量的平衡.7 W. ?6 c( I; c
翻浪:是指身体在螺旋\开合中所体现出来的整体起伏,即所谓"翻浪之势",也就是我们平常俗称的"翻浪劲".值得注意的是,"翻浪劲"不是某一种局部的力量动作形式,而是一个整体的"势".这个"势"就是要把全身的力量像重磅炸弹一样地扔向对方,挨着就爆炸,让对手防无所防,怎么防都是局部对整体,而对我来说就是整体打局部.这个整体是一个运动的"势",像浪一样整体地冲撞过去,将对手吞没\撞飞或者撕裂.2 Y; U5 a z, i4 y" w' |" z; ^, g" i
$ Y8 _6 h/ ^( x: h" f7 G; d
"弓架"练习的作用,方法及其动力形态解析
; p F, N9 H7 a' @3 `' Z1"弓架"的概念
) ~( H/ ]( @4 U2 l! W: _. q 所谓"弓架",也称"功架"或"站桩",是在定式中培养,体验,固定心意六合拳所特有的内部动力形态的基本练习方法.之所以称为"弓架",就是因为在这里的每一个架子中,都存在明显的矛盾力,或对拉或拧裹,由此而形成了桩架内部的张力,即所谓弹簧力,就像弓拉满时的状态一样.1 K8 G2 [# k7 y/ b5 I. @7 ^5 G+ ?
心意六合拳讲究"开弓之势必不可少",就是强调每一个动作中都必须存在弹簧力,而弹簧力又必须通过"开弓之势"而产生.所谓"开弓之势"的动力运作形态主要有两种,即由合而开的发力形式与由开而合的发力形式.无论多么复杂的动作,都涵盖在这两种动力形态之中.应该强调的是,心意六合拳的开与合,不是简单的,单一的开合动作,而是整体的,多元同动的开合形式,尤其体现在身体纵向的收缩,顶伸以及横向的拧裹,展放的主体动作上.
$ {; ^4 v/ f6 y1 s& q/ R "弓架"的练习是获得"开弓之势"的基本手段.通过这步练习,能够比较快地得到整体弹簧力的感知,在定式的静态拧裹,拉伸中培养与强化弹性力量.练习既久,可以感受到浑身上下犹如一个敏感的"弹簧架子",受力即起反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