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形成,最早是来自于一代宗师武禹襄。他最早传抄的早期太极拳理论,是出自于王宗岳一家,在此之前并无任何一家有关内家拳练法的只言片语。
8 ^& V% V$ N8 n- P
0 z" G7 v7 n6 e: }; C& ~ G 武禹襄精通“易经”。他赴河南公干时,在兄长武澄清任所闲住,从舞阳县盐店得王宗岳的《河图》、《洛书》及“阴符”枪谱和《太极拳论》。这为他精研太极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武式太极拳的立论准则,就是武禹襄一生精研“太极拳学”的集中体现。! e& Z: q' \7 V
8 \6 T4 j V7 N! v9 h7 i3 @
他严格遵循《河图》、《洛书》、《易经》的演变创拳、练拳。遵循“中庸”之道而立论。7 k ?( Y7 f4 D! c$ d$ b
$ r* n( `' `1 \ 继武禹襄之后,把武式太极拳推向技击高峰和理论高峰的,是他的外甥李亦畲。其精确理论和高妙的技击手法,是和他爷俩精心研究提炼分不开的。公正地说,他爷俩同是武式太极拳的开山“鼻祖”。1 D( P/ D; [5 n' r: y; x3 u
% R4 d( g+ a9 n- ^2 o
武、李均以儒生自居,且又是名门望族。两人都不以教拳为生。一生择徒甚严,授徒甚少。高精的理论和高妙的技击手法,在当时知者不多。
% K" j/ l1 t1 a( O
, O+ E4 r& U) p 承袭两位先哲所研拳术和理论的一代宗师,就是武式太极拳的第一座里程碑——郝为真宗师。 h# F$ q; l# j# G, ~
3 [1 f) e% S& ]2 _- `( c/ t
郝为真宗师把武、李研究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永年太极拳界,被人公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Y1 a4 Q& j% X6 `( b& @5 D0 T& t
0 Y. `5 D0 o8 X& x
郝为真宗师身材伟岸,膂力无穷,自幼嗜武如命。他精通六合拳、春秋拳、二郎拳、大洪拳,而且技击炉火纯青,若不拜服在武、李两位先哲的技艺之下,他是不会研习太极拳的。
1 \- m$ l; _* z/ {9 F8 M! I! {% I' z$ @6 j# _+ w
郝为真宗师聪颖灵透,举一反三,他把武、李拳艺推向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峰。和他试技的人,无不惊叹佩服。习拳的人都以拜郝为真宗师学拳为荣。
# C, T2 e: i9 M8 W' { 话说了这么多。才书归正传。先从武禹襄先哲的身法八要所提及的“松肩”和“沉肘”讲起。; i' U1 q; }6 b+ d n- v9 c
( q: z7 Q7 O# \! D “松”者,是向四面八方而松,松得恰到好处,松得有目的。松肩是有含蓄之意。所以肩是有机的“松”,松得越含蓄越好。. F3 ]' h; c; g+ I- e
4 j$ N' T; o9 Y0 n2 B5 j! N3 o “沉”者,下沉也,下沉之气不使上浮,“肘”能沉,则气亦能沉。进而肩也松得好,然总须竖掌坐腕,掌能竖则“肘”能“沉”,肘沉则肩松,相互并联。
0 q# L/ R2 Y+ J Z: ~5 h$ r, j$ y1 A5 N( l# n' ?5 T
“肘”以意下“沉”,肩才能“松”得轻灵,这里说的,一“松”厂“沉”完全是随意机能的调整。“松肩沉肘”是模拟的身法公式,是武禹襄先哲的完整立论思想体系。
# m. w1 [& v Y) C- _# K: \! c; a6 _- _0 ]& v' ]5 p
有的人说“垂肩”和“坠肘”,这一“垂”一“坠”,完全是和“太极拳经”唱反调。意思是你们武式拳的理论是“松肩”和“沉肘”,而我们则是“垂肩”和“坠肘”,这是我们流派的思想体系。殊不知这“一垂一坠”便把你的身法练得支离破碎了。
) _% @1 Y F- _4 b4 M9 R6 Y3 C5 M2 s; E# O% T {# b& \0 j7 H
“垂肩”的模式是一味向下,但它不轻灵,有的人按此、法去练,练出夹肩和耸肩的毛病,再加上按照“坠肘”去练,这样愈练愈把自己练出双重的毛病来。因为“垂”和“坠”拟定了向下“沉”的死板模式。
8 I3 M |% j$ h0 m# P) k: e# [7 D0 K$ o* A: I
还有的人把“坠肘”说得更形象,他们说“肘尖下好像坠了一个大秤砣,使其肘永不上浮”,这种理论可笑之极,误人甚深。太极拳爱好者们如这样去练,就是你练成“双重”之病的自身体现。
+ w" B5 P# P/ G0 t6 f* m2 n6 {- J" n- R- z* H( F" N
要练“松肩”、“沉肘”,不要练“垂肩”、“坠肘”。要认识“垂肩”、“坠肘”对身法的危害性。“涵胸”之说在武禹襄先哲的立论思想上是这样一个意思,“涵”的定义是不轻浮、不急躁、不慌张。既然是“涵”,那么胸就要空,胸空小腹就能实,这样胸空腹实肩膀活,胸空膀活腰腿就能变曲。能涵胸就能拔背。涵胸拔背,腰腿变曲起落自然。进而做到“动牵往来气贴背”。
$ S1 C6 u! ~* ^7 Y
0 r3 Q& m. n9 V* X0 J 有的人把“涵胸”说成了“含胸”,这个“含胸”,把“涵”的意思完全修改了。
; j0 |! d3 }- N/ o% G6 i3 ]
( n( d6 _2 ~& t! t3 U1 O0 M 单讲“含”的意思,含是嘴里含了东西,那么嘴就被所含的物体占住,嘴里就被所含的东西填实了,不能动了。而“含胸”也就是胸里填满了东西,若胸中填满东西,胸就不能空了,这样背也拔不起来。膀也不能活,自然桎梏了腰腿变曲和动牵往来气贴背的动义。
6 ^, o2 W5 K; _9 O% B; p4 X
# @* }: Z! K3 L, p0 y& r7 k 更可笑的是,有人这样认为,说“含”是把对方吞住而“化”之。试想胸怎么能去“含”人,“吞”人?我认为“涵胸”之理确切真实,而“含胸”之说则害人不浅。$ N" ?9 e+ q# X
6 D8 v& [) A! i; ?9 ]# N
“尾闾正中”在太极拳一身备五弓上理论确切实际。因为它严循“中正不偏”的道理。双股用力尾骨尖前送,托起丹田。尾骨尖前送有上挑之意和脸之下巴骨有相系相吸之意,这样就是“尾闾正中”,照这样做即能“神贯于顶”满身轻利,也能够“裹裆”和“护肫”。而“尾闾中正”之说本人实在不敢苟同。持这一说的人认为,不管行拳和打手,身体偏离中心线多少,只要“尾闾中正”就行。我也看到有些人确实这样行拳,他们猫腰出腚,前俯后仰。和他们探讨研究,他们还说这是得了真传,是出规而合规。说:尾骨尖和脑后的“为嘴坑”相对,即是“尾闾中正”。真是危言耸听。
! o, k" S" _) W- _! k* z, i6 Y. B" d1 r' P$ N4 Q. F) M2 z
武禹襄先哲是这样说的:“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由引看来只有“尾闾正中”之论确切实际,而“尾闾中正”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 N& D) W( U9 ~
) |8 ~+ Q3 h& E- L, |) a 再来对比“命意源头在腰隙”和“命意源头在腰际”。“命意源头在腰隙”这个论点鲜明地告诉习者,“腰隙”就是两个腰眼命门穴。不然就不会出现太极图上所标的两个小虚实点。武禹襄先哲明确地告诉习练者,两个腰眼要认真地去修炼,去运用,去保护。这里就是你的“命意源头”。
# s: q) v8 g0 [1 a# H8 |2 `: ~ h. M. Z) e
但有人认为“命意源头在腰际”的理论正确。他们说“腰际”即是“带脉”,腰部周围都是“带脉”,这才是习练的紧要处。害人不浅啊!习练者怎样奢能修炼好这样一个宽广的“腰际”?很显然这样的理论站不住脚。它从根本上修改了“命意源头在腰隙”的含意。! U: j' H: `8 Q
/ T s2 t5 m8 K8 H [ “工用无息法自休”,武、李、郝几代太极宗师都是这样去做,这样去练的。这句话是他们几代人研练的结晶。按照口授秘诀严格修炼占了“工夫”长了“功夫”。有水到渠成之感。
6 c) v' G1 Q0 P) d' R$ B0 h9 {
7 \& G Z6 M7 H7 b1 m& x 先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即是说熟练之后先用“着”去作用于人。“着”用熟之后再求“懂劲”,先从“着”熟第一个阶段。再接着练第二个阶段。懂得用“劲”路制人这就是懂劲。懂劲后再练第三个神明的阶段。神明后自然“着”就不用了。因为此时周身已浑然一体,处处无不体现太极之浑圆劲。武、李、郝三位先哲神明功夫登峰造极。自然而然不再用“法”去制人。这就是“工用无息法自休”的体现。
! g6 U: r. `4 U' g
, V0 B1 I' d6 h0 w& p 而“功用无息法自修”的理论却这样说:“功要常常用,法靠自己修。无师自通的人有之,但他也得触类旁通,才有发悟。如果闭门造车地去修,那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工用无息法自休”是“工夫”练得多“功夫”长得好,先用着制人,再用劲制人,进而周身如此劲处处制人。达到神明阶段,自然不用“法”了,“法”也自然就“休”了。这一“工”一“功”,一“休”一“修”从太极拳本质上就有适得其反的区别。望习练者详辨。不要被“功”用得多了“法”就修好了的谬论而迷误。这跟无师自通有什么区别,要“工用”,不要“功用”,要“自休”,不要“自修”。
, V+ p+ H3 P5 Q M) k( R
6 M9 r5 r* ?* o& g# O) p “太极拳学”成就的公式是:得了传授下功夫去练拳,占了“工夫”二长了“功夫”:“着熟”二“懂劲”;“神明”:“工用无息法自休”。把自己的先天拙力,变成太极浑圆之劲。太极拳的上乘功夫也就臻于完成。
9 ]" `" d& T% ]$ B8 K6 {$ m' {/ X. V6 `; o! W- i& A
/ i% Y X) C/ a# r/ R/ u# B6 d. ~! a" p* K; W" Y5 e0 y, o* e
杨班侯、郝为真式的一代太极英杰,对推动太极拳历史文化向前发展,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9 l8 n1 D4 E+ |" g/ q
: h( z" w( V& p0 l3 v3 S1 R' _
众所周知,太极拳理论体系的形成,最早是来自于一代宗师武禹襄。他最早传抄的早期太极拳理论,是出自于王宗岳一家,在此之前并无任何一家有关内家拳练法的只言片语。
( X) b! [ _; _% m( b( x' W# R- r9 ~) b7 D- O" R& A) U
武禹襄精通“易经”。他赴河南公干时,在兄长武澄清任所闲住,从舞阳县盐店得王宗岳的《河图》、《洛书》及“阴符”枪谱和《太极拳论》。这为他精研太极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武式太极拳的立论准则,就是武禹襄一生精研“太极拳学”的集中体现。
: I. {% D0 r3 O0 Z6 S5 f! r& z8 a9 F m& ?, G
他严格遵循《河图》、《洛书》、《易经》的演变创拳、练拳。遵循“中庸”之道而立论。
6 [" i. S# Q( O4 u
7 z& B# m7 L2 U6 W" w. ~( s 继武禹襄之后,把武式太极拳推向技击高峰和理论高峰的,是他的外甥李亦畲。其精确理论和高妙的技击手法,是和他爷俩精心研究提炼分不开的。公正地说,他爷俩同是武式太极拳的开山“鼻祖”。& x) W! C7 G9 H
1 W- k2 A0 z9 \ _* l* W! e
武、李均以儒生自居,且又是名门望族。两人都不以教拳为生。一生择徒甚严,授徒甚少。高精的理论和高妙的技击手法,在当时知者不多。 v. p: _6 f- {+ C% {6 w
$ A$ b, \: L8 ~7 H6 P6 [7 Q7 L- b6 L 承袭两位先哲所研拳术和理论的一代宗师,就是武式太极拳的第一座里程碑——郝为真宗师。; p" w6 J) X7 q7 v/ W6 q4 u" u
) W9 \9 w4 \. U 郝为真宗师把武、李研究的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永年太极拳界,被人公认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 s0 J5 }2 ~, f. ~) {2 z3 S+ P8 v8 L1 r% f
郝为真宗师身材伟岸,膂力无穷,自幼嗜武如命。他精通六合拳、春秋拳、二郎拳、大洪拳,而且技击炉火纯青,若不拜服在武、李两位先哲的技艺之下,他是不会研习太极拳的。
$ S C3 y( K6 A: N, x! |7 O9 E
郝为真宗师聪颖灵透,举一反三,他把武、李拳艺推向了一个空前绝后的高峰。和他试技的人,无不惊叹佩服。习拳的人都以拜郝为真宗师学拳为荣。, j6 W. V( y9 N4 w
话说了这么多。才书归正传。先从武禹襄先哲的身法八要所提及的“松肩”和“沉肘”讲起。
- k, u! j) V" h& |; e5 f% l1 A" ` ]( R$ M8 ]2 a4 g6 M
“松”者,是向四面八方而松,松得恰到好处,松得有目的。松肩是有含蓄之意。所以肩是有机的“松”,松得越含蓄越好。! F4 M6 A: Z8 E, t! X0 a1 \$ d% h
2 ~! ?+ b: g( n) Q- a8 p “沉”者,下沉也,下沉之气不使上浮,“肘”能沉,则气亦能沉。进而肩也松得好,然总须竖掌坐腕,掌能竖则“肘”能“沉”,肘沉则肩松,相互并联。
8 m: e1 b! m: {- i0 R, a+ B7 W1 T" |( I a
“肘”以意下“沉”,肩才能“松”得轻灵,这里说的,一“松”厂“沉”完全是随意机能的调整。“松肩沉肘”是模拟的身法公式,是武禹襄先哲的完整立论思想体系。! O$ j) G! n# V! ~1 |. C/ ^
1 G; v$ o' B+ d+ N6 l% p2 U
有的人说“垂肩”和“坠肘”,这一“垂”一“坠”,完全是和“太极拳经”唱反调。意思是你们武式拳的理论是“松肩”和“沉肘”,而我们则是“垂肩”和“坠肘”,这是我们流派的思想体系。殊不知这“一垂一坠”便把你的身法练得支离破碎了。
2 N6 s& d5 ^. ^0 a0 W& x. s# h" b
2 s9 F: D* s2 V+ I% D7 t& e “垂肩”的模式是一味向下,但它不轻灵,有的人按此、法去练,练出夹肩和耸肩的毛病,再加上按照“坠肘”去练,这样愈练愈把自己练出双重的毛病来。因为“垂”和“坠”拟定了向下“沉”的死板模式。, H8 b: _/ B' Z* n; u2 {' _3 `
L% o& L; I9 }8 K' D
还有的人把“坠肘”说得更形象,他们说“肘尖下好像坠了一个大秤砣,使其肘永不上浮”,这种理论可笑之极,误人甚深。太极拳爱好者们如这样去练,就是你练成“双重”之病的自身体现。
( M. O8 G' l, t3 }% t1 I9 v1 b3 S2 A/ X3 A) ~ A/ c% H/ s/ R
要练“松肩”、“沉肘”,不要练“垂肩”、“坠肘”。要认识“垂肩”、“坠肘”对身法的危害性。“涵胸”之说在武禹襄先哲的立论思想上是这样一个意思,“涵”的定义是不轻浮、不急躁、不慌张。既然是“涵”,那么胸就要空,胸空小腹就能实,这样胸空腹实肩膀活,胸空膀活腰腿就能变曲。能涵胸就能拔背。涵胸拔背,腰腿变曲起落自然。进而做到“动牵往来气贴背”。7 g; o% u P* F) o5 s5 H
* c) x* a, \4 p- }. f 有的人把“涵胸”说成了“含胸”,这个“含胸”,把“涵”的意思完全修改了。- F |% I! F* J2 s) d3 K3 E; D
1 I: G2 ~9 H" M1 S
单讲“含”的意思,含是嘴里含了东西,那么嘴就被所含的物体占住,嘴里就被所含的东西填实了,不能动了。而“含胸”也就是胸里填满了东西,若胸中填满东西,胸就不能空了,这样背也拔不起来。膀也不能活,自然桎梏了腰腿变曲和动牵往来气贴背的动义。
: T+ n5 n, o$ N1 [/ a( [' I y, w7 b) }2 l) S( \
更可笑的是,有人这样认为,说“含”是把对方吞住而“化”之。试想胸怎么能去“含”人,“吞”人?我认为“涵胸”之理确切真实,而“含胸”之说则害人不浅。. C3 m* \- B9 g7 u0 u
; `& S2 } w, q* d4 p
“尾闾正中”在太极拳一身备五弓上理论确切实际。因为它严循“中正不偏”的道理。双股用力尾骨尖前送,托起丹田。尾骨尖前送有上挑之意和脸之下巴骨有相系相吸之意,这样就是“尾闾正中”,照这样做即能“神贯于顶”满身轻利,也能够“裹裆”和“护肫”。而“尾闾中正”之说本人实在不敢苟同。持这一说的人认为,不管行拳和打手,身体偏离中心线多少,只要“尾闾中正”就行。我也看到有些人确实这样行拳,他们猫腰出腚,前俯后仰。和他们探讨研究,他们还说这是得了真传,是出规而合规。说:尾骨尖和脑后的“为嘴坑”相对,即是“尾闾中正”。真是危言耸听。
0 e( [, A. s9 K
6 H' r+ G8 v% R4 E 武禹襄先哲是这样说的:“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由引看来只有“尾闾正中”之论确切实际,而“尾闾中正”之说是站不住脚的。
0 v4 K+ r) }) S: B: J3 T$ V4 \- _: d3 \8 z3 z
再来对比“命意源头在腰隙”和“命意源头在腰际”。“命意源头在腰隙”这个论点鲜明地告诉习者,“腰隙”就是两个腰眼命门穴。不然就不会出现太极图上所标的两个小虚实点。武禹襄先哲明确地告诉习练者,两个腰眼要认真地去修炼,去运用,去保护。这里就是你的“命意源头”。
6 U$ h( q. _: K' ~- f
& _, B' n5 G4 Z* @; ]# ] \8 T 但有人认为“命意源头在腰际”的理论正确。他们说“腰际”即是“带脉”,腰部周围都是“带脉”,这才是习练的紧要处。害人不浅啊!习练者怎样奢能修炼好这样一个宽广的“腰际”?很显然这样的理论站不住脚。它从根本上修改了“命意源头在腰隙”的含意。
% ?' C2 z1 L; d1 K4 Q. p
?5 E% V( m" k1 f “工用无息法自休”,武、李、郝几代太极宗师都是这样去做,这样去练的。这句话是他们几代人研练的结晶。按照口授秘诀严格修炼占了“工夫”长了“功夫”。有水到渠成之感。" O4 t* u9 a9 C& p* P
# P* S- ]/ L0 Q3 T6 L, V4 |3 N 先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即是说熟练之后先用“着”去作用于人。“着”用熟之后再求“懂劲”,先从“着”熟第一个阶段。再接着练第二个阶段。懂得用“劲”路制人这就是懂劲。懂劲后再练第三个神明的阶段。神明后自然“着”就不用了。因为此时周身已浑然一体,处处无不体现太极之浑圆劲。武、李、郝三位先哲神明功夫登峰造极。自然而然不再用“法”去制人。这就是“工用无息法自休”的体现。; t/ z" o6 l; `/ U2 @- Q. y
2 h3 e- p' D7 o s( H8 Z2 g5 Y 而“功用无息法自修”的理论却这样说:“功要常常用,法靠自己修。无师自通的人有之,但他也得触类旁通,才有发悟。如果闭门造车地去修,那又能派上什么用场”。“工用无息法自休”是“工夫”练得多“功夫”长得好,先用着制人,再用劲制人,进而周身如此劲处处制人。达到神明阶段,自然不用“法”了,“法”也自然就“休”了。这一“工”一“功”,一“休”一“修”从太极拳本质上就有适得其反的区别。望习练者详辨。不要被“功”用得多了“法”就修好了的谬论而迷误。这跟无师自通有什么区别,要“工用”,不要“功用”,要“自休”,不要“自修”。
" j# c% O ~% v1 V% O) C
1 D* Q! Q2 j$ ] “太极拳学”成就的公式是:得了传授下功夫去练拳,占了“工夫”二长了“功夫”:“着熟”二“懂劲”;“神明”:“工用无息法自休”。把自己的先天拙力,变成太极浑圆之劲。太极拳的上乘功夫也就臻于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