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Y; K) t# r6 ~ U$ S! n 虎步功是峨嵋宗的六大专修功之一,外面用来专练腰腿,内里用来专练肾肝,综合它的功用,是专练治“下元虚损”的一种动功。所谓下元虚损的症候,例如阴虚火逆的高血压症,肾虚的腰痛症,因肝虚而导致的血不营经的腿疼症,因阴虚而导致的上重下轻症,都有很好治疗和保健的功效。因为一般人的病,大多数皆因下元虚损,而引起各种病变,所以特立这种练功方法,以补助其余动功的不足,而寻取专门的疗效。这是针对著人体病变之源而制订的一种练功方法,从病理学和生理学方面讲,有它独到的见解。又从多年的经验累积看,证明它是正确的。, J9 e p& v7 w5 h( M, k1 {! }6 ]
1 y; S% X' R- }- d& {' G I! w+ [2 i6 @% G6 I% X% V
虎步功的操作方法,分条敍述,详介如下:6 @ X0 i: {- h5 x `7 T6 Y
( {/ }/ c1 ^' U/ h' S7 A
5 d5 z/ P, C1 q4 H2 v8 p 第一式,全身正立,气定神闲,双手垂直,微微贴著大腿的外侧。用两服平视前方的办法,使气自然调平,神意安闲,因为跟上视则气升,眼下视则气降。又用微抬双肩的尖端约二三分高的办法,使脊校象塔一般地笔直,使脊椎骨一个重叠一个地竖立起来,自然地不松不紧。两脚跟看齐,中间的间隔,相当于两肩的宽度。
# |/ `. E+ V' H" I& j; d+ a7 n
$ S! D, z8 t1 I1 |+ |3 |
, \. F" e& A5 M/ {! Z 第二式:两手缓缓上提,叉在腰间,大拇指在后,贴著“腰眼穴”(在背部腰标的凹陷中),四指在前,轻轻并拢,把食指尖贴著“章门穴”(在季肋端),把腰部微檄束紧。3 I- g- h2 E7 x
0 }' O. `2 a5 }8 G, z! ^( ~) ^1 z0 `* S% F
第三式:将左腿的股关节提起,膝关节微屈向前,把足大趾尖点在地上,变成虚脚,这时自觉足小肚发胀,最胀的地方叫做“承山穴”。同时把右腿微微下蹲,支援全身的体重,变成“实脚”,这叫做“虚实相应”的练法。眼睛必须平视前方。
8 S5 x& H7 X- V, t3 L2 B4 G" g
# O7 s( K! W: h2 H8 l( w0 ]6 V" s: _6 A/ A. }( _
第四式:将左腿关节全部伸得笔直,足尖向下,足肠绷直,脚背与胫骨成为直线,向著正前方慢慢地、轻轻地朝前踢去,足掌离地约五寸,这名字叫“搜裆腿”的练法。同时右腿仍然微屈著,支援全身。! I; W2 d4 c f _6 ?* ?
. z5 B! [$ a7 z+ r4 b. D
9 y) ?) t q" Q 第五式:左腿搜裆式踢出去之后,随即把足尖向上翘起,后踵微微带点意思朝原来方向一蹬,这个方法名叫“翘剪刀”。再把足尖朝一点,后踵收缩,恢复原来足背与胫骨成直线的姿势,这方法名叫“凤点头”。再把脚掌向内一转,划个圆圈,再向外一转,反划个圆圈,配合足胫腕部运动,叫做“反顺太极圈”。再用翘剪刀的方法,翘脚伸踵准备第六式。
& o% g/ J# I( X1 u+ [. v% ]5 Z
, K6 a; @2 G$ c% W' T8 Q. s/ i# {. a: j* k) O
第六式:利用“翘剪刀”后踵绷直的姿势,顺势自然下落,先用后踵著地,慢慢把膝关节弯曲,大腿顺推向前,同时脚掌配合这种动低也慢慢放平,变成“弓步”。在这动作的同时,右腿顺势伸直,变成箭步。又在这动作的开始时候, 呼吸方面配合著“嘿”字诀,使用“逆呼吸”的方法,把气降到丹田。吐纳运气的时候,必须配合变弓箭步的动化,起止一致,不得参前落后。从此保持著气降丹田,一直操作下去。不用升气的方法,因为要使全身气脉集中在下丹田,充实下元的虚损。这一点非常重要,是练虎步功的重点所在,不可轻率忽视了。
: h- n7 k$ q E) g# c& J/ a4 f: R4 b6 `: x# Z
3 @% X# D: v+ a- o; e
第七式:前弓后箭的步法,不可跨得太长,只能跨半步。这时微微把前弓后箭前引后伸二三次,腰部随著两腿的动作,也微微相应著,同时把大拇指贴著腰眼穴,腰部向前微送的时候,即贴紧它,腰部向后微退的时候,则放松它。意识集中在大拇指与腰眼穴的—张一弛,一送一退的相应动作上。细细体会肾脏开合,启闭的滋味,功夫深厚的人,从这种“内视”方法,可以体会出肾脏在内里活动和气机在内里回圈的真实景象。# _: y, {) ^$ r7 W; y9 ^
( k6 A! x/ O7 q) u0 p; S
5 |2 e0 E% Y4 I% W: R 第八式:将右腿的箭步,轻轻朝前一蹬,向前一送,身体借著这股弹力向前微微一探,随即把右腿收回,与左腿看齐,用脚尖点地,如第三式的架子,变成右胸“虚势”,左脚“实势”’而左脚原来的弓步,与这同时也变成第三式右脚的架子,支援体重。& F5 m6 k( D# Z4 e
; T) N$ F5 X, y# f
1 p- v5 \; a5 U; f7 y 第九式:把右腿照第四式伸直,起搜档腿,再继续参照五六七式的架子运动。如此左右交互地运动著,一步一步往前,如走路一般,朝前走去,走到尽头,可以向后转再照样练下去。次数的多少,不必拘执,随自己的意思去练,如果自觉两腿有些酸胀,即可停止。
/ p$ \- u) O7 n' M" D
0 k" E- u. @- E) n
2 R' j& t \7 T 第十式:停步停功的时候,即就弓箭步的姿势,先将后腿箭步收拢,还原站立的架子,随即把两手放下,同时把丹田气松开。
* V4 X7 l+ A5 t9 p7 m% F
5 d) L: T' U! o
2 N4 q/ f6 K8 ]) w;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