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国术联盟
网站用户注册说明邀请码注册
客服 【QQ:6008797,微信:ha0795 】
联盟教学
江西五百钱教学交流专栏卢荣军简介
弘扬国术文化,研究江西五百钱绝技
网站管理
联盟微信直播告示专栏年度直播规划
交流武术文化,探讨江西五百钱黑死点穴法
搜索
查看: 3523|回复: 16

太极云手的奥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2-17 12: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现有的各家太极拳式中,云手演练的风格是多样的。但各家太极拳均称云手为“母式”,可见其在太极拳技术体系中的非凡位置。本篇就云手的典型问题作个性的剖析,以期给同道们一点有益的启示!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2: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手的名称 4 R9 k4 h  S' ?  F3 b
) s/ `2 K$ ]* V0 {4 u( O2 R0 M7 R! N# l
       云手的名称由来,据洪均生宗师在《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一书的考证认为,云手式名是象形的。中国画习惯以螺旋状表示云之随风旋转,因此式两手交互旋转有似画云笔法,故取以为名。 & l9 v; p7 @$ ]

1 \1 _- P1 r$ r( t       以前,陈式太极拳有名为“运手”的,也许,本意是运转双手的意思,后来的云手名号可能是“弄拙成巧”,约定俗成了。另外,舞蹈的经典动作里也有非常飘逸的“云手”组合,或许是它启发了拳术中画圈动势名称的命名。 ' L, p2 w% t/ a7 [& _
1 @. X& o6 M+ A* x
       陈鑫曾说:武术中攻防手法以左右两方用得较多。所以各家套路中仍然保留了云手的模式原型,陈鑫在其《陈式太极拳图说》中,把一路三组云手称为“上,中,下”,演练的步伐和手法也稍有变化。' y9 g# I* C2 d# K: r+ G* b' ]8 N2 ~

% B9 E' ?# G+ U+ d# ^$ I       二路炮捶也多处出现“单云手”,显而易见,云手作为太极拳基本技术形式,虽然已经融化在各式拳势当中,但原型还独立的存在着。. x0 e3 H. w3 X3 W, f/ _% Q
发表于 2011-12-17 12: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手不是进身撩阴的势子吗?什么时候成了母式。" c' \1 s& P1 y
拳道述真里说太极拳的母式是懒扎衣,也有说是六封四闭的。
6 Y, L+ O: j5 B6 z5 {4 D' l! H6 \到底谁是啊?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5:2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手的神意
% w) p7 ]9 `* [% u) u9 [9 W$ E( X1 Q9 Z% H4 O0 t
       无论文事武功,对神意的要求总是第一位的。古人的“意在笔先”是最经典的强调用意的词句。练拳者无笔可执,演练者的身体此时即是运动的符号载体,此刻的意就是不丢不顶的太极拳意。用神意统领周身按规矩运转,就会出现“周身无处不太极”的状态。
) k$ r4 d8 [( r# z! x& w1 M0 o* ~) r, M/ ]/ S. c
       既然云手是太极拳的“母式”,那么,云手的神意就是太极拳演练和实作的神意。正常情况下,神意的关注有内外之别。在内为内劲的随机调节,在外为眼神的适时观照。武术界有“眼随手运"的拳谚,许多人以为,是手到哪里,眼看哪里,这样理解太机械了,易形成左右摇摆的“死鱼眼”,缺乏生趣,无观赏性。正确的理解是眼神注视目标的主体位置,是有主次的。王培生先生的神意分离观照的学说,就是神意内外周全关照的现代经典理论。
1 U- A2 B* t( x- O, w/ Z+ |# v- {+ E/ a
       太极拳十三势中的“顾盼”也是神意灵敏而有主次的要求。目标为点,为主,为顾,周围为面,为次,为盼。手动作的方向为主,对应的另一侧为次。主的位置眼神要审视,次的方位,心意要观照。 0 s9 ?3 p7 F5 L7 n6 |) I; V% N

8 O2 g3 `" n6 W& F' }( U       “遵易理,合拳法,统周身”才是云手神意的“真态”。
. i8 m0 y' ~1 R1 x$ z, ]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5:28: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手的轨迹
4 i8 V6 c$ z* }% r1 q( c0 S/ ^9 K; {5 B( K
       云手虽然是简单的画圈,但要求很细,不是言传身教的确难以明了。而且各家风格不同,要求有别。这里以“洪传陈式太极拳”为例,说明云手的运行轨迹。 * @2 q5 D, B8 f8 g3 A' ?
( J, A0 X- y" R- Z0 b( t4 R8 Q
       一般情况下,单独操练云手,都是先从单云手开始的,因为双云手无非是双手的交替配合,明白了单云手,自然就能举一反三,通晓双云手的动作要领。单云手又有定步和活步之别,起步阶段,自然以定步为基,为减少难度,易于入门罢了。 ; d/ P! e) r4 e$ e
; G2 P( ]! ]0 h; u
       按传统的单云手操练形式来分,又有正反之别。
4 I8 E: @) Z4 ^: E3 Y, \% ~1 a4 d; h" S$ t- }; |6 G
       1、正云手轨迹:以定步右单正云手为例。$ i+ w# a! X4 F0 ?

6 ?7 [" q, m# q4 ^        预备式:马步开手 动势:站好右侧马步,眼睛注视右前方,左手叉腰,左肘微前下合,右手向右前方采挤展开,肘微沉,右臂稍弯曲,掌心斜向右前下斜角,手指高度大约在肩和眉毛之间,右手和右脚上下呼应。
  \; N& b/ k  `- a
" I+ c! |6 I" U5 a; _1 d       第一动:收肘缠手
4 M2 ?; w8 b" h* D
- t' O0 Q1 J* n2 T       动势:接预备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微松沉,腰胯走提塌,身体左转,右肘向右肋收转,右手同时顺缠收转。掌心斜向右前斜角,手指高度大约在肩和肘之间。手指领劲不丢。肘不许夹紧,要松垂。! ^5 J' _4 T$ I; h# c

# G% x8 j8 b' F' J! _+ l       第二动:合手挤靠
& G) B1 ]  {0 I# O! {% v1 m8 T' l- T( c# c# |7 F* u" N
       动势:接第一动,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身体继续左转,肘微沉右手顺缠收转到胸前十公分左右位置。掌心不过身体中线,斜向左后上斜角,手指领劲不丢。这时右肩肘要出挤靠劲。身体保持中正。
( u) y( ?& I; G7 l* E2 d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5: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动:右转挤按 & c7 g3 _$ q6 I! b1 f

) p6 A  b* |. }3 L6 s, _* B6 e+ \/ Y. C       动势:接第二动,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身体右转,肘微沉右手逆缠,右手的位置大约在右肩前外二十至三十公分处。掌心斜向前下斜角,手指领劲不丢。这时右肘臂要松沉出挤靠劲,手掌外侧意指右上。身体保持中正。/ o/ A; M; j5 i6 q% \  f& e
0 [$ M; `7 V, _6 H) X
       第四动:右转挤采 9 z2 R2 Q( B$ `( y- a0 U* L

' o/ D4 l% }5 v: ?       动势:接第三动,眼睛继续注视右前方,身体继续右转,右手逆缠,右手的位置大约在右肩前外一尺半处。掌心斜向右前下斜角,手指领劲不丢,手的下位对着右脚趾。右前臂和掌腕走挤采劲。身体保持中正。
. n% g! ^, {0 x; S0 _# U0 ]3 N
发表于 2011-12-23 23: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个!!
发表于 2011-12-27 21: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手加撑手打遍天下无敌手
发表于 2011-12-26 10:53: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需要多练才能多悟,很多细节语言不好表达!
发表于 2011-12-27 19: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仔細 頂一個
发表于 2012-1-23 15: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1_17:}{:1_17:}{:1_17:}{:1_17:}{:1_17:}{:1_17:}
发表于 2012-1-23 10: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  真的很好  能有视频讲解 学起来 就方便多了
发表于 2011-12-19 13:5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楼主的讲解,顶一个。
发表于 2011-12-19 14:02: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手的奥秘很多,需要大家在练习中多体会。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5:47:53 | 显示全部楼层
      太极拳的每—动作,都是由一个个大小圆圈构成,所谓“妙手一着一太极”。这—圆圈当中包含着阴和阳两种力量,要有柔有刚,有虚有实,刚柔相济,虚实渗透。其动作的进行都有划圆圈走弧形的形象,没有直来直去,这也是太极拳的一个特点。“云手”是—个典型的动作,对提高“缠连粘随”,“引进落空”的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5:40: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蒋正洲 于 2011-12-17 15:41 编辑
* |: y" C  r! y) x
) f2 q: s) F5 h3 B) B0 z       2、反云手轨迹:    以定步右单反云手为例。
) A: D) r) q5 `" F. T9 p( x
7 g3 I' e. R; d( K2 g1 W* J  [# `        预备式:马步开手
, y; A, A/ W* r) E$ Y8 h/ z6 M. W
9 o3 y! r. b- J# s' ]6 O       动势:站好右侧马步,眼睛注视右前方,左手叉腰,左肘微前下合,右手向右前方采挤展开,肘微沉,右手臂稍弯曲,掌心斜向右前下斜角,手指高度大约在肩和眉毛之间,右手和右脚上下呼应。
1 H, ^( ]6 `" d: U! r% Z2 J( x9 `6 G& G0 w! v1 f
        第一动:收肘缠手 / E5 T& Q# H8 n$ x
2 T2 Y& q& j# M
       动势:接预备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微松沉,腰胯走提塌,身体左转,右肘向右胸前收转,右手同时顺缠拧转。掌心斜向左前上斜角,手指高度大约在肩和肘之间。手掌不要到胸前,在右前肩外,手指指向右侧上斜角,手部领劲不丢。
  u0 y- k9 J. Y& k6 o' ?( b' i
$ r0 \' s* d4 {9 _- T+ T0 I3 O       第二动:沉肘滚手 & F# `; [7 W% p% X8 J# Z
) I2 _: ?& B! |& y6 f. L" }- z
       动势:接第一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微松沉,腰胯走提塌,身体先左后右转,右肘向右肋松沉收转,右手同时顺缠滚转。掌心斜向右左前上斜角,手指高度大约在肩前下胸腰之间。手指领劲不丢。
: D; m0 Y. x9 O6 N* `- E
! E3 Q# Z' r" n8 ~        第三动:转腰挤按
; B6 {" t' L  c5 C! d! R, p4 F8 z- u$ H+ M+ t) q% s' a
       动势:接第二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微松沉,腰胯向右松转,右肘向右肋侧后松沉旋转,右手同时先顺后逆缠挤按。掌心斜向右前下斜角,手大约在右肩前外下半尺位置。松肩沉肘,手指领劲不丢。 第四动:拧胯挤采 动势:接第三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松沉,腰胯向右加大松转,右手同时逆缠挤采。右肘松沉随转,右掌心斜向右前外下斜角,手和右脚上下呼应。手指领劲不丢。
1 e4 r: i4 ?7 n9 K1 V
& \+ y' w. ]6 G7 ]. D       第四动:拧胯挤采
5 Y3 j. k6 w6 q; t5 X/ S+ u+ }3 l# H/ X& ^9 g( R
       动势:接第三式,眼睛注视右前方,内气松沉,腰胯向右加大松转,右手同时逆缠挤采。右肘松沉随转,右掌心斜向右前外下斜角,手和右脚上下呼应。手指领劲不丢。
! B, `5 t9 Y7 _2 n9 ?/ Y5 {2 O/ j, d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7 15:44: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手要点:
. ~0 r# y+ |3 Q6 m# @5 ?3 a+ z8 t) E. Q" X" D* h( T
       整个云手过程保持“上领下塌中间转”的身法。眼睛注视右前方,收手时“肘领手”,出手时“手领肘”,上下开合协调,保持内劲不丢不顶,呈阴阳相济状态。: o- Z6 J6 O3 ~7 q/ ?9 \& x
3 g: _" r% K0 c" u# x! d0 f, {+ {
       正确的定步云手练习应该是神意专注,速度均匀,动势流畅,开合协调,画圈时手臂三节和整体的合理运转是云手锤炼的真谛。 : z! i2 C( H" M- q  u! D- I2 G

4 R# o) M1 `: u* o- h6 j: L/ w) z       “云手”要求相连不断,用意不用力。要—个“云手”接—个“云手”绵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拳论中所说:“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要贯穿一气”即为动作中间不可以有停顿之处。5 \* _$ k. _8 M

6 r/ K5 P* d+ I       两脚不能双重(就是不能两脚同时着地,共同负担身体重量)。当踏下的脚跟一经踏实,另一脚的脚跟即须离地,此起波伏像跷跷板一样,使两脚轮换运转,毫不停留。
# a, J: q* N8 m
2 w, F4 o1 K) D9 W       手的运转,要以转腰胯为基本,腰似轴,四肢如车轮;腰是上下体转动的关键,对全身动作的变化,调正重心和稳定,以及推动劲力到达肢体各部。都起着主要作用。所以,转动要以腰脊为轴,慢慢转动,不可随便摆动,上体不可歪斜,不可前俯后仰,要保持“尾闾中正”。
/ a) {( e% q3 I% ]" ?- Y" q& \; T
' R% v0 w6 o- c; [, {( v       两臂要随腰运转,左转左手上抄为主,右转右手上抄为主,左手为主右手相随,右手为主左手相随,一上一下,一左一右,紧紧的配合运转,不散乱,不僵滞,转到上面时,肘不可抬起,小臂要松松棚住而运转,两臂要保持弧形。' C9 n1 m/ X2 y% C8 ^4 t- S3 i
& u/ w& `1 H+ }8 ^/ e
       要式式均匀,左腿跨出时要动作缓慢,轻轻下地,右腿提起时要慢慢上提,向左靠拢一肩之宽,不能时快时慢。
9 z+ t0 U$ M1 k! G8 j"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登录|纯文阅读|国术联盟 ( 赣ICP备09000768号 )

GMT+8, 2024-11-22 03:40 , Processed in 0.05238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Lu RongJun X3.4

Copyright © 2006-2023, Chinese KungFu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