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的话 2 w7 X* Z5 j& [1 V. z3 v4 J6 b
% r' w K( t" {0 ?. P! r
我家藏有祖先所著的武当拳宗,当时黑白两道,对此颇为震动。都认为这是泄漏武术的海底(即工底)。颇招仇视和忌恨。但因先祖在督署当差,尚能稳避。并没外传。以后,因社会变迁,绿林英雄,渐渐绝迹。得以代代相传,一直传到我手,可惜于十年动乱时遗失无存。现在国家需要,在体运会支持下,和史学会的同志鼓舞下,本拟将这本拳宗整个追写出来,奈因我朽木之年,精力有限,只好分段陆续地追写。十二论是我学艺的根本,对我影响最深,记忆的比较清楚,所以先把它写出来,贡献给国家,交给群众,藉以发扬武术,以利后学,是所望焉。故刊于《武当》杂志作单行本。 内家渊源
; x* ~8 t( F% X* ]# V# y5 o: K) \. m4 C
超出三界,不在五行。太空六合,方方正正。四面双出,久练成真。先有太和,后有武当。成于真武,传于三丰。六和神拳,谓之内家。此乃武当正宗也。三丰既得六合之气,更以十三势发挥六合之功。以拳纳于文字而成字拳。将少林翻而为内家,概本于此也。
+ r9 o+ v) ]9 v- T* x' s- q3 ]% a5 c2 |3 p# K8 a( `
明末清初由王征南、单思南等假黄黎洲之说附以十三势,谓之太极,已非三丰武当拳矣。以后又以姓氏而成家。张说张有理李说李有理,更离王单之本,不可不知。总知无论什么拳,凡系自古标明创始人者,就已经说明该拳的本来面目,久系内家外家,自不混淆。望学者详加思考,了然若揭,岂待争辩耶也。 8 s( W; s5 a1 I5 Q4 L. Z
+ S7 J0 r$ @$ @$ a g* U; J# d1 } 武当十八字诀 ) c9 U4 B) G$ x/ J0 q
: V! e! m" K' }
1、十字诀:敬紧径劲切,印擒微紧切。 2、八字诀:横竖撇按,提扫勾挑。
( t" @! e8 Q' t( y& T3 [8 y. U0 g4 P+ M5 l
法里有字,字里藏诀。敌来犯我,以一犯五。正道行修,理中有术。术出于理,以术证理。以理行术,妙术真理,修理则成章矣。一气一神,内修道,外参禅。能得自然之气即是神仙,神妙之极,不能而能,以至无所不能。何况雕虫小技之技击乎?根本说法,胜过千篇经典,知根才能返本还原。非手舞足蹈之术也。
. A6 S) a% H( o
& {4 q* S, n3 F9 r 翻而成内家
/ B7 m9 h* k7 X
{% h, V1 s, }& S7 t5 S. \) N 祖师翻少林而成内家,要在翻字上讲。翻者,反其道而行也。自得自应,无招无势。所以没套路,没散手,没对练,除此以外,非武当也。长身,气自然归丹田。降背,自然发四肢。能发轰震之力。 执笔写字就是练拳。笔画就是招数,动中蓄力,静中发力。一轰一震克敌于无形。一静全静,一动都动。一长全长,长长无限长。一降齐降,降降到底。一发全发,发发无限发。遇敌仰身似仰非仰。降背发力似俯非俯。不含不挺,要在翻字中求。人用我不用,人不用我用。反里还求正,逆中要有顺。人无我有,人有我则无(不为敌诱也)。 & P4 H/ [$ T0 b) [3 x
& X1 t0 W2 O, m& h8 k- o1 D9 b3 G; V 意与神 . j# a- \5 A% `
i# q; |+ \( B1 S! p
肩臂手肘,明劲易得,意神气力,暗劲难求。明讲丈尺寸,暗讲寸分毫。手中牢掌握,不可不知,暗起于本性,本字倒放,内中先写十盈,外里后写八字。一齐起,一齐落。输轴在腹前脐后。手握两仪,用时当中求。
- I# P! D& e, ~3 ?
& I! N2 r1 j3 G: U 武当拳宗歌
8 a3 A* y2 I+ A4 u4 \) [4 M* |* W! P& j- @4 b, K1 J
技击之道,武当正宗。无筋无骨,无肉无形。自然而然,内外通灵。大小由之,刚柔随之。忽长忽短,忽伸忽缩。忽高忽低,忽重忽轻。忽进忽退,忽虚忽实。忽有忽无,忽动忽静。手随心动,变幻无穷。十遍百遍,前遍万遍。多想多练,自然成功。 想得通,练得灵。越想越通,越练越灵。 大化小,多化少,有化无,无化有,静里求。 1 p+ a2 {: h: N. A4 J$ Y4 G3 O/ r
G$ z, N z/ { 字拳十二必要 ! @" o6 d- v* n9 ]% x
) n$ j' }1 `$ S 横必平,直必纵,间必均,际必密,端必锋,体必正,屈必轻,牵制必决,不足必补,有余必损,布置必齐,大小必称,写字行拳,其理则一。中正为主,左右为辅,主为令,辅为行。应行则行,不可强行。
A3 N" m! B. [+ \2 v1 b" M) S; C, G4 T- O5 ?
二十四字诀行功的名词 ! P! r1 A+ F) G8 u. d* E7 m/ z3 h. k
) z0 r7 z/ c9 O) `/ A 1、上步七星 2、天翻地覆 3、软硬剪手 4、四穿手 5、阴阳拓手 6、锟翻鹏飞 7、五行化手 8、弄风三转 9、千变万化 10、夜观星斗 11、叶里藏花 12、国士无双 13、童子拜佛 14、哪吒闹海 15、蛟龙出水 16、白虎跳渊 17、龙翻云 18、燕子回巢 19、流星赶月 20、金风激浪 21、天地交泰 22、大闹天宫 23、见隐显微 24、尊师爱友 : {6 _# i5 G ^0 ^) y
# i1 N9 H0 x% P2 h& R* N 起势是正大光明,尾势是春龙起蛰。 以上二十四势,一势一字,有正有反,分上中下三路。笔笔相连,招招不断,见势出势,见手说手。精而通之,神而化之,妙而用之。
4 m& b6 o6 C# ^2 W8 l0 F1 z: a$ Y3 d. B, \
三不三无
% a3 u- E- ^' z' F0 E% D8 z
6 T+ f9 ^6 U' F 三不:1、五不许变,2、七不应改,3、九不许离。 三无:1、无象归本,2、无位归真,3、无质乃妙。 宁神定性,聚精会神,方能得手而成字拳矣。 2 `6 J8 v8 U V/ }& ~# m7 s/ I
7 N1 F0 l: i* j% N9 Z 武当十三势 5 B3 \9 M# m6 J d9 r" k+ @; r
# b' |3 h2 r% ^. A' i7 } 十三势出于人体,即九窍四肢也。内修主生死,外练主养生,技击致于质,非道者之所宜也。偶一试用,出于不得已焉。 ! @, b( \, y- s; d2 M7 l8 M
6 x3 |0 G# n* p
武当桩法 桩分内外,内三桩:1、正道 2、行修 3、束身。 外三桩:1、落地 2、运 3、托天。
+ ~$ k( _) R( q$ Q# u, z3 e( R3 d# \0 j: y5 y" e
此六桩有横有竖,有起有落,有加手,有内劲,神剑门之基本功也。结合三运大法,何谓三运大法?1、运手反正收放 2、运肘里外收放 3、运身起落收放。 所谓运者不是有意运,而是自来自去之运行也。要细参方能懂劲。
# @; T. B" V1 N! e' K6 }: d- E8 u V. P( N9 O
窜珠论
3 M* b* d2 u- K1 X8 D5 X
% v0 _7 K$ h, V& i8 _7 H 气讲流,血讲窜。谓之气流血窜。珠者圆活之珠也。人身有九曲之珠十八颗,有三曲之珠六十颗,全身共有圆珠七十八颗。有在本者有在梢者。静珠四十二颗,动珠三十六颗。都藏在周身骨节里。所以才能令人行走坐卧,活动自如,因之气血乃通。否则不知身上有珠,更不会用,则肢体滞而不灵。例如半身不遂的患者和瘫痪者,即因失去珠的作用所致也。练武者不知此则周身永远不通。整体外表虽动,然而一定不太灵活。这是失去珠之本能,绝不能达到武术之妙。窜者即用珠之法也。某珠窜至何处,就能使某处灵活。其效丝毫不爽,祖师曰:身中自有宝,自己不会找,只想聚其利(力也),一生是瞎闹。 7 l: Z2 G6 Z# a ?4 o4 A
# H- ]4 U6 c' ?6 D$ m 太和拳与字拳
4 ]# m; d+ a' K$ P6 C3 A- w- R& h9 C) ], k$ T& _, d
三丰祖师既精于少林,复以太和修真之道翻而为太和二十四法,称为武当太和拳,即二十四诀之字拳也。当时戒律甚严,择人而授,并不外传,并仅传法而不传诀。所以数百年来,人只知太和拳而不知有武当正宗字拳。太和拳乃字拳之一半耳,有法无诀,有歌无字,学此拳者要以写字为基础(即如修道筑基)。写字功夫到家,则拳自出矣。 明窗净几,执笔写字,即是养太和也。所以有字即成拳,兹将太和拳歌写出,加以对证,以利后学。 6 S+ f9 y' e1 Y( Z1 }0 [% b3 n5 I
) I7 x- a* E) g 歌曰:风吹荷叶乃字之点也。左右摇摆乃字之横也。飞云流水乃字之竖也。穿连不断乃字之勾也。踩步悬肘乃字之撇也。正气养性乃字之捺也。慢动快打乃写字也。环套八法乃写成之字也。欲求其详,另有图说,教尔小字切莫等闲视之。雍正九年春,瓜尔佳氏春记。 抄本太极拳内操功法
/ r1 Q2 B) f* x" m8 r5 y( J; ^. b! h" c2 a8 R
吾家藏抄本《太极拳辑要》四卷,几经沧桑,仅剩残篇断简,每每忆及,令人痛心,善本未传,愧对后人,因此按照所得要领,列目追写,以供同道。 太极拳虽出于后人所创,但其源于武当十三势,开始尚能遵守三丰遗教,降至近代群贤辈出,传播日广,各有见地各有说理,加之年代久远,越传越缪,殆失武当真面目,重套路轻内操,以至舍本求末,现在追写功法,可能与一般不同,希望阅者详参,万勿鱼目混珠,而误人误己,仅陈忠言,以表愚诚焉。 1 Q% \7 Y# U* D# e' O3 c% P$ h
4 b' c+ B1 X, c: } (一)周身大用篇 + K! t. ]! J% _
+ i" [' [: i5 N, Z5 N 太极拳法妙无穷,掤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前站,回身得手把招封。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留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履揽肘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挒成。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坠身反走搬挽劲,斜飞着法用不空。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穿攻。撇身捶打闪化势,横身前进着法成。腕中反有擒拿法,云手三进臂上攻。高探马上拦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进步蹬脚腹上钻,进步栽锤迎面冲。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睛。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批手伏虎精。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灌耳着法精。左蹬脚踹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野马分鬃攻腕下,玉女穿梭四角封。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站上风。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不留情。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锤下靠为锋。上步七星架手势,退步跨虎闪正中。转身摆莲护腿法,弯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势完成。全体大用意为主,体轻气圆神要凝。 附言:此篇内劲,源本出于字拳,故列入内家 (二)十三势操手要诀
" u0 d5 o$ _; y6 {/ a
5 ^% V$ r1 d- k5 r4 ~; O 逢手遇掤没用盘,沾粘不离得着难。闭掤要上采挒法,二把得势急无缓。按定四隅正方变,触手即粘先上先。推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到脚跟前。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身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四体全。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此乃自练我内劲之功法也。要在“修”字上下功夫,不是推手,须知二人推手日久养成等待的毛病,遇敌容易被被对方摆布,不见敌手不敢出手,以致受制于人。切记,切记。 9 @( j0 ]& {4 d+ [& O6 [
9 C7 Z' G' @) c' [( w0 N. m (三)八法五步练功须知 * Y. x6 C/ h9 f* ]. n' U2 V3 ~: O
& X% O: r- p: C 掤手两臂要圆撑,动静虚实任意攻。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进着实难逞。按手用招似倾倒,二把来往不放松。来势凶猛挒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进退返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敌人逼近来打我,内开正中定横冲。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以上乃是解释八法五步也,如欲精进,须详参武当内功发手: 一、掤要撑 二、捋要轻 三、挤要横 四、按要攻 五、采要实 六、挒要精 七、肘要冲 八、靠要崩 劲由内发,势以手行,注意是神不是气,是神力相合之力也。
. W5 {9 p' X# |* a6 a* U* b
8 W/ i0 g1 `; ^9 l* t4 X* z( C1 E (四)武当修真二十字诀
4 O0 ]+ N, o2 `7 ~+ S3 N7 Z& |: x) L [: e
武当修真二十字诀即:一批,二内,三担,四搓,五谦,六沾,七随,八勾,九拿,十搬,十一软,十二掤,十三搂,十四催,十五掩,十六撮,十七坠,十八继,十九挤,二十摊。 用以上二十字诀作出冠顶五字经为: 批从侧方入,闪展无全空,担化对方力,搓摩试其功,谦含力蓄使,沾粘不离宗,随进随退走,勾意没放松,拿闪敌血脉,搬挽顺势封,软非用挫力,掤臂要圆撑,搂进圆活力,催坚截敌锋,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坠肘牵挽势,继续勿虚空,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 f) v4 Z& `+ Z# k9 |
k' ?% _1 V% }, n- l (五)动机十八在 0 ^5 m) U$ B0 d6 \. C6 n; v( n
9 Q. G6 Q& B7 f2 e* C
' S/ N& v# W0 X% c$ M3 X8 e& C) P: _, X
歌曰:一掤在两臂,二捋在掌中,三挤在手背,四按在腰攻,五采在十指,六挒在两肱,七肘在曲使,八靠在肩胸,九进在云手,十退在转肱,十一顾在三前,十二盼在七星,十三定在有隙,十四中在得横,十五滞在双重,十六通在单轻,十七虚在当守,十八实在必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