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术联盟

 找回密码
 注册用户
国术联盟
网站用户注册说明邀请码注册
客服 【QQ:6008797,微信:ha0795 】
联盟教学
江西五百钱教学交流专栏卢荣军简介
弘扬国术文化,研究江西五百钱绝技
网站管理
联盟微信直播告示专栏年度直播规划
交流武术文化,探讨江西五百钱黑死点穴法
搜索
查看: 1894|回复: 4

气功的百科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18 10: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词语解释
6 ^* B  E/ R! a* U. B    T! v: o* r* j' s! \
  气功(炁功)是一种以呼吸的调整、身体活动的调整和意识的调整(调息,调形,调心)为手段,以强身健体、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气功发源地是中国。气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中国古典的气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的养身健身理论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原始的气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老子》中提到“或嘘或吹”、“绵绵呵其若存”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著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44幅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写照。 + o/ z1 ~, K; q! L9 C& a: b& E

+ [0 H6 z& M( X# h  气功的种类繁多,主要可分为动功和静功。动功是指以身体的活动为主的气功,如导引派以动功为主,特点是强调与意气相结合的肢体操作。而静功是指身体不动,只靠意识、呼吸的自我控制来进行的气功。大多气功方法是动静相间的。宗教中,道教道士常会练习导引、内丹术气功,佛教里的禅定、静坐也包含气功。 3 V% a; D4 q% T: I0 N+ `
2 T. p. U# y( B/ B( h; ]' [
  气功常配合武术或静坐一起练习。练针灸的中医也常透过练习气功来增进疗效。汉代名医华佗创编了五禽戏功法流传后世。
2 @( W  S3 e& a! Z: H9 B
# S( C, v0 j& \7 h+ ?' v定义  气功在保健方面有独特的功效。他是建立在整体生命观理论基础上,通过主动的内向性运用意识活动的锻炼,改造、完美、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变为自觉智能的实践。气功与中医、武术一起,被认为是重要中华传统文化之一,受到世界范围内许多人的喜爱。
5 E: h- `  I4 y+ l6 l9 L5 G
6 g  y- j4 a3 B' F& K  有人认为气功是深呼吸疗法。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调心、调身、调息三类手段,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
1 E  Q! E. A$ n. W: a
! Y  C+ \  ~3 l历史  气功发源地是中国。气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中国古典的气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的养身健身理论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原始的气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老子》中提到“或嘘或吹”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著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44幅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写照。+ [5 C% |3 _3 U; J
  _- t  m, `# [7 \) j( F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著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著《净明宗教录》一书,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现在所通用的气功,则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2 W( o( N6 h3 `9 S4 t% q
- [' l3 J/ ^) {  V
  气功大致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
! g; E/ H6 X0 p6 D% f* f' q6 h- n3 q6 j5 b
  气功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医疗保健等多种实践中,逐渐总结而形成的。气功疗法与体育疗法有联系又有区别,它可以包括体育疗法,但体育疗法却代替不了气功疗法。肢体运动始终只是气功调心的手段之一,呼吸运动也是为调心服务的,三调是统一的整体,必以调心为核心。内练与外练是结合的,应以内练为主。气功之气是指“内气”、“真气”,具有更深刻的含义。气功疗法具有综合性的特点,至少它是心理疗法与体育疗法的综合。 5 L# h9 f0 @6 c

' a7 J, t; J# Q" }% B/ }6 _  i气功疗法  气功疗法包含心理疗法,但是与心理疗法有区别。心理疗法一般是指医生用语言、表情、姿势、态度等,对觉醒状态下的病人进行说理、暗示治疗;或用一些特殊的诱导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种表面上有些类似于睡眠的催眠状态,再对呈催眠状态下的病人进行暗示治疗。故病人始终是被动的。而气功疗法的特点是发挥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病人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自我锻炼从而加强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 d8 D: l7 w. z6 S  h. c2 R4 M7 o# t  O" T4 R
硬气功  硬气攻又称武术气功,它是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的有机结合.通过长期的吸气,吞气,聚气,运气,闭气,崩气并配合身体一系列排打等一些列动作锻炼后,使体内劲力在意识的指导下而强力集中,并可使这劲力有极大的冲击力和承受力.
' V. S5 Z( H3 D) a9 ?! ^* i) e' [2 V, w$ M- ]% R8 z3 w4 i. N4 l
软气功  佛教之坐禅冥想,道家之养生功(及现代之柔软件操),皆属此类。不需要紧绷肌肉。将心念注意在深长呼吸上,使之无旁念。慢式太极拳路及中国武术南拳门派咏春,最初入门练习之第一套拳路小念头,即属此类。软气功不需要大量消耗体力便可以加强肺气量,亦可运动各处肌肉,包括人体内部之半随意肌,活动(被动)人体内部之脏腑器官,所以适合各类人士练习。对老人,来经女士,病人等不可以作大运动量之人士特别适合。 ! g4 v( ]( N" n+ m4 d3 U4 T

6 o, m6 z% F- d& f8 ~* R2 m气感  气感是指练气功或意念集中在身体某部分时会产生的热、麻或痒等感觉。虽然气感是大部分练气功的人都会有的经验,但气感的成因尚未被研究出来。
7 g) f. q  l$ |% a4 P  B% ^5 k" V* y; @% p' ^* u' F1 |/ |: ]: K
  有理论认为气功是幻觉,但幻觉并非无意义,它是在以模拟的感觉讯号取代真实讯号,驱动自律神经进行心身作用(梦的〝心身作用说〞)。气功的胀麻幻觉能驱动自律神经中的修补神经而达健身的目的。0 Z! e! o- C$ q1 R* @/ L

& z4 v2 }+ a: K* E  此外,有些时候,下述的生理反应往往也会被气功修习者指为“气感”的:
. h2 l2 [$ ?; i  i, ]8 |! R
- m% Z1 f7 \8 V! A0 u, k  当深度放松时,微血管的微循环旺盛起来时的各种感觉,多数是暖,如果还有麻痒的话,中医还说这是有“风”。初学者常说这是“气到指尖”。 7 W! T* x. T. y
+ q% f# w" H9 g! R+ A
  呼吸深长,血气旺盛,肢体大脑得到充足供血供氧时的精神爽利感觉。常被描述为“感到一股气涌上来”,甚至是大小周天运行,内力增进等。 $ |/ g% I+ b( w" }8 @/ K- J# a
- C, n: O4 ?& u4 u( e  v
  进入类似默剧或自我催眠的状态,尝试用意识去影响不容易控制的部位时的感觉(内脏之类的不随意肌)。有时肢体还会处于一种平时很少会做的姿势下(不同的桩功),重心、负重位置都跟惯常的有所不同,再配合设想和呼吸,因而刺激到一些平时很少运动的位置以至内脏器官,使之都得到运动,为习练者带来一种不常见,但又很惬意的个人境界经历。这往往会被称为以意导气,以气导体,以至打通手少阴心经、手太阴肺经……等等。
! B0 m- q# _/ S( x7 I
3 {' ~# W2 L6 G( M' \  神经的生物电反应,例如肉跳、眼眉跳、以至抽筋等。如果这些反应是气功修习著希望它发生的,或者在控制和预期下发生的,可能会说这是“神功大成”了;如果是不想它发生的,或者失控地发生的,就叫“出偏差”,以至“走火入魔”
5 M2 N8 X3 H# N6 D
+ C5 U8 n8 O2 m  本来,用上上述的现代术语来陈述,气感就变成科学可解释的东西而不是幻觉了,可以跟西方科学进行对话、交流了,可是由于没有了“阴、阳、虚、实”,和五行八卦那类词汇,令到传统或老一辈的气功从习者感到不是味儿,觉得好像贬低了气功似的,甚至可能会被讥为挟洋自重。
" q2 E5 g" N3 {1 [; M, d
2 B1 v* |3 ?6 P  U6 N$ N6 ]) C! E) e气功的体验  在练气功的过程中,人们常有一些奇特的体验。较常见的有气感、感觉敏锐、定静等等。 ; q1 t+ [% N2 c: H( |: V

0 q/ Y) z5 E% `( c) Y气功流派  气功在历史上处于民间流传的状态,并形成了医家、儒家、道家、佛家、武家等众多的流派。医家气功强调保健、延年,道家气功讲求性命双修,佛家气功讲求明心见性,武 气功的研究  1955年,刘贵珍的重要著作翻译成日、英、印尼等语种,他的气功概念也传播到世界各地。在中国大陆引起了第一次全国性气功高潮,陈毅、林伯渠、谢觉哉等领导人也进行了练功或题词。1966年文革开始后,第一次气功热潮突然中止。1976年气功重新获得解放。7 K: S$ M$ w1 |9 S/ Y4 F

5 l  {- }7 i# E  王任重在第二次气功浪潮的推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国家科委、国防科工委、国家安全局等重要部门都对气功进行了研究,新华社在内的众多媒体为气功热潮起到了重要的宣传推动作用。2 J8 i0 \7 Y" F- n$ p; O5 J
  J* q; O* D+ a) u( A7 c. w7 o
  中国中医研究院在1983年成立了气功研究室,1986年建立了气功学硕士学位。 ! @% P4 ?# T$ S# n6 h2 T; C, J; q  A
* f3 ~7 O+ f1 q4 y. g, }$ ]
争议  一些对超自然气功的反对者认为,他们的思维非常类似巫术,而不能为主流科学观念解释。他们认为这类气功作为心理暗示疗法或许有用,但是可以获取超自然能力(如释放“外气”)则未被科学实验所证实。
; x1 S9 t7 {- c6 u  F; C- g( `: E# M7 x4 B% b
  这类"气功”的超自然现象的支持者经常举出一些关于气功产生特殊现象的报道和案例,并声称他们已经使用了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但结果与主流科学理论仍有矛盾,所以主流理论者反而需要承认主流科学理论尚未完善。2 p$ b; E' Q* R: C7 B8 }
( ]1 A" P$ H; d# n& G5 i/ T3 n
  而主流科学界认为这些报道和研究都有严重疑点。一些气功实验部分,尽管使用了一些和常规学术研究近似的方法和一些科学仪器,但是整个活动的组织却有不符合科学研究常规之处。一些实验没有中立方的监督,甚至某些涉及的当事人公开声明否定与之有关联,因此其可信程度令人怀疑。2 Q- \+ Z& L9 n/ c5 c* [1 i- K

1 ^6 {; p0 w; v1 R  另外对研究的技术细节也存在争议,因而被认为是伪科学。, e9 ]6 L# i. v* p+ H/ ]$ c
. @& v. }! T' c: f
  同时有人冒超自然气功之名以诈欺手段进行争取利益。这些活动被称为“伪气功”。
% r2 u( G  @2 k; ?6 U+ O" Q; s" c$ t5 R: C& U
特点  一:
7 h2 r, C/ N! o4 g/ V/ D
" r' m; P. ^% n; q( r  经络、穴位、气血学说是中国气功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医学包括丰富的内容,气功是中国传统医学宝库的一颗瑰丽的明珠。
" L: [# z( e6 i% e, X1 Q& k" F: n2 \! W3 A
  经络、穴位、气血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是中国气功的理论基础。6 L: ?  v) l! a! J+ g1 o

' W: r0 I. I/ C7 j. M! E0 f  经络、穴位、气血是非常复杂的人体现象。可以简单而形象地解释: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穴位是气血运行的出入口。2 O$ D3 H, l9 M7 l! e0 X0 r, O1 D
5 N; L1 T( i' q! ~* ?* c/ s
  气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于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气血在经络中运行通畅。- {" s& [0 X( I" b% V" z
; z5 E6 x9 f+ }% p( [
  二:  G0 {" M% U- n' D" D& K

# T6 A: w8 \3 X. b' t+ T8 n; G4 D  中国气功体现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体观。5 ]$ `2 h' a! M6 T9 K$ f- W' K

! r& n: U1 T- ?  C) N1 @( ]9 \  中国气功强调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的机体受到气候、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气功重视人与自然界的动态适应。) A0 C0 V: e- ^: S# Q& s+ r  D

. w, d$ Z" q+ y: @. H5 N0 o  中国气功强调人与社会的统一。社会环境对人的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气功修练强调人要适应社会。4 k* z5 D0 S+ V: t6 K
+ {. ~0 w8 y4 a/ K
  中国气功强调形神统一。气功是一种中国特色的自我身心锻炼方法。它既可以提高人体的生理功能,又能提高人体的心理功能。气功提高人体生理功能与心理功能是同时进行的,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 K9 w- p+ l. X: Q( j

7 P: G1 J! I% T, B' f  O2 a8 z  三:
9 J# N  y. h: O3 Q1 j( G+ V6 [( w3 @* x+ e
  中国气功受道家、儒家、佛家和医家的影响。
) a6 T8 X0 y3 H& H
' e* A% @& T5 `$ W9 L  中国气功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吸取了道家、佛家、儒家和医家的一些理论及健身祛病的技术,逐步形成中国气功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丰富多彩的养生技术。 3 G  t9 U1 p  N. s# S( T7 C0 h, V
) g' L: R# d- ?! p5 ]
名词解释  1、【周天】:道家的周天有小周天与大周天之分。小周天路线是任督两脉;大周天路线是人身24经脉与奇经全通。仅仅是感觉到气在身体内运行,称之为经络周天;内视到经络、穴位及内光、内景,才能说真正是周天路线通了,这称之为丹道周天。丹道周天是道家的正途,由此可开发出人体潜能,并最终觉悟到“炁”的真谛。
' D, s1 [% v/ M0 a2 k  D% Q
4 d3 N; _5 H) K- X  2、【内视】:练功者将思维集中于自己的身体内部,直到能“看”到各种图像,称为内视,医家称之为“返观”,俗称“开天目”。内视得好的还可以看到身外的景象。7 c) v; {! I! Y( G# M% R1 L

$ C+ t4 S, M- b. m% M# n) w& f  3、【静功】:练功者用各自的办法,排除多种念头,将思维集中于一念,并尽量将此一念定下来。定得好的甚至将此一念也除去了。所有这些过程均称为“静功”。静功中“定”到一定程度,就能出现“内视”、幻听、直觉等诸多人体功能。* h# C" P2 o5 `5 F9 R+ o. R9 A

9 O% U# ^3 [  O9 _  4、【盘坐】:这是静功中常用的姿势,有三种。散盘——两脚交叉在双腿下而坐;单盘——一脚放在另一只脚的上面而坐;双盘——两脚交叉搁在双腿上而坐。 * L- u" ?' z. {- m5 Y  @
0 m/ `' ^8 O1 I
  5、【丹田】:有上、中、下之分。上丹田——印堂和玉枕穴的连线与卤门下垂线的交汇处,又称天目、天目穴、泥丸宫。 中丹田——双乳连线的中点往胸内部的中间。下丹田——脐下3寸往腹内进去的中间。而功夫达到相当程度,则“全身无处不丹田”。' Y# [- v' S' h0 u( [# K
4 X# }$ |1 o4 a2 b- b/ d
  6、【天门】:俗称卤门,是道家元神出处。
5 |" x/ k# r2 p$ A0 a" O
' ]1 R7 t: K5 Z. t* G; {: Q  7、【天顶】:即百会穴。
  k5 E, T( K; J% G3 j
* r8 y. b1 S! Y! m& P  8、【意念】:即识神,即后天思维、后天意识、显意识,简称思维、意识。
1 I% @2 ]% z5 z
, H$ A+ s* _. P  9、【性】:即“神”、“元神”,即先天思维、先天意识、潜意识、下意识。道家认为上丹田是元神之居所。
; X5 F) X" s: I6 r5 r# X
( m' }  v+ ?7 c  10、【命】:即“元精”、先天之精;如果和“气”、“神”连用,则可简称为“精”。道家认为下丹田是生储元精之所。. E1 k2 O' B) b2 ~8 @% i3 |
6 O  b) B5 H6 i* ~/ w8 T# E
  11、【玄关】:由后天思维进入先天思维(玄)的一刹那。因为进入先天思维很难,又是内功修炼过程中极关键的一步,因此前辈练功家将这个“一刹那”喻为一道极难逾越的关口。玄关打开,人体潜在的一些先天功能就可被开发出来。' d2 t& a" ]+ o- I3 Q! w( Z
1 n2 |+ S; q" Y5 m
  12、【丹】:练功者玄关窍始开,即可内视到身体内有如日如月、如珠如籽的图形,此图形即是内丹,一般称为“丹”,释家称为“舍利子”、“菩提子”。: v) C9 R5 o) }! A8 O3 |- y: Y

4 d) d& c/ }2 J4 P% e6 Y3 d, f( w  13、【清修】:练功者锻炼自身的“精气神”,即是清修。如果与异性交换“精气神”,不进行性接触,也属清修,不过这是清修里的“双修”。
1 t1 p# H) X& Q, ]' s$ K
; O/ q  k! i6 U/ B8 V7 i  14、【性命双修】:练功者独自先后或同时修练本身的“性”(神)与“命”(精)。7 U9 X+ V: ?; J' A$ ^9 {" B: |

; u5 f) D8 Z* i# s  A  15、【内外双修】:内——指精、气、神,外——指身体,内外的锻炼同时进行。! J- c8 @* I; w4 S
1 B+ k4 S  n" \/ a5 r# U1 ?
  16、【男女双修】:男女练功者内功达到一定程度后,通过性的接触来练“精气神”。此种练法只在夫妻之间进行。 : x3 m! J  s# y4 [' }* y
" A, X  |5 j/ l7 I4 n* j, m3 {# w
作用和疗效  中国古代气功从一开始就用于治病和健身。气功所以能够治病,主要是因为它对大脑皮层和皮层下植物神经中枢及心血管系统能起到有益的调节作用,对机体的异常反应有纠正作用,对腹腔器官有一种按摩作用,对自身生理机能可起到自我控制作用等。练功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排除情绪的干扰,让人体的生理、生化处于最佳工作状态;气功中的放松、入静和呼吸可缓解大脑皮层对整体的应急性反应准备,为机体的休息、修复和调整提供有利条件,亦即可清除“七情”对机体的扰乱,降低机体对外部环境的劣性刺激的敏感性,减弱“六欲”的危害;经过缓慢调整,使整体耗能减少,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9 ]! d# O# j- k4 m( P( t  A  X* }3 x
( e9 t1 M" P" A# U! g
要领  气功功法不同,其特点和要求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要求是:松静自然、意气相随、练养结合、动静结合、循序渐进、因人因病而异、持之以恒、生活有节。上述要求,大多适用于各种气功,练功者具体练某种功时,还要参照该种气功的具体要求。一般有精神病、大出血、高热、各种急性病及急性传染病的人不宜练气功。1 ~' i! s- R5 Z- {) X
. E! f& D3 u1 z. P+ M# E
  把后天空气与先天元气合成一股浩然正气的功夫;对生命过程实行自我调节、自我锻炼、健身长寿的科学。 * W7 ]/ l3 L# G, t
2 M- Q( T( p4 t4 S8 h& `0 @
气功与中医  气功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00多年前成书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对气功锻炼的方法、理论和治疗效果等内容,都有记载。在《素问》的八十一篇中,就有十几篇直接或间接地谈到有关气功方面的内容。可见,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前,气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医疗保健方法。
4 p6 y" {" p: I7 S4 E0 d4 {7 y' N3 Y) b
  从中医发展史上看,我国历代医家对气功都很重视。不仅在著作中有对气功的论述,而且许多名医本人也是气功实践家。如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名著《金匮要略》一书中说:“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呐,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这里所说的“导引吐呐”就是气功的一种方法。著名的“五禽戏”,相传就是汉代名医华佗所创,流传到今天仍被气功爱好者所喜爱。其后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南北朝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王焘所著《外台秘要》、宋代《圣济总录》以及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都有气功方面的论述。在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所著《奇经八脉考》中指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说,在练某种静功的过程中能够觉察出人体的经络变化。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和吴鞠通,都有气功的实践和论述。近代名医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也有专论气功的章节,并指出学医者应参以静坐。从以上提及的名医和论著与气功的关系,即可知气功养生学历史之悠久,又可见气功在中医学中的重要地位。
  ]0 F1 p; t  Z' ~1 T+ L8 H
2 u# d. u* P1 o. s. f  气功作为中医学的一个分支,在理论上主要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在创编功法和气功锻炼中也应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精气神等学说作指导;对气功锻炼产生的效应及气功作用机制等认识,到目前为止,也主要以中医理论来阐述。当然,由于自古以来,气功实践不只为医家独有,儒、道、佛、武等各家在各自不同的实践中,分别对气功形成了自己的认识,也构成了气功理论的一部分。
& ]( _4 F9 q1 Z' x* p# z
! d# g3 c) ~% ?* i# ?* J- b, |  气功实践的结果也为中医学提供了新的内容,如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张景岳等分别对奇经八脉和丹田命门理论的系统阐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气功实践的基础上的。气功强调对意念的运用,是对中医调神理论和情志学说的补充和发展。掌握了气功心身同练的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医“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而气功作用机制的探讨,亦有益于对中医“气化论”、“精气神”理论和脏腑心理相关性等的深入认识。发掘整理气功与药物配合应用,气功针灸、气功按摩等传统治疗方法也可提高临床疗效、开拓新的治疗途径。 # @% _- D, z  d9 d& `1 H9 B+ G/ J

$ s4 F3 P/ @+ R) A* ^3 [1 R8 H: L0 a气功与体育  【同】气功和体育锻炼都是人类自我心身锻炼方法,都具有健身作用。气功,尤其是动功,也是一种特殊的体育锻炼。如果去掉对意念、呼吸的特殊要求,则与体育锻炼中的体操无异,只是动作柔和缓慢而已。体育锻炼也包括了“调身”、“调息”、“调心”三方面相应的内容。如“调身”本来就是体育锻炼的主要内容,而呼吸的调整对于体育锻炼来说也很重要,就象长跑运动员必须使呼吸与步伐相协调一样。正确的呼吸方法,是“调身”达到完美状态的保证。体育锻炼也很重视心理状态的影响,几乎所有的体育项目的竞技成绩都与运动员的心理稳定性有关,只是影响的程度不同,象射击、射箭,情绪的任何波动都可能大大影响成绩。 # v9 ?& o5 b* j- U& \5 a0 I

. i, M# H5 Q% t; U( m; x# ~8 R  传统体育中的武术,与气功更是密不可分。所谓“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就是指武术与气功的结合。武术发展到今天,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它与气功结合而起到的健身治疗作用。传统气功中的“五禽戏”、“八段锦”等许多功法,往往也同时被归入体育锻炼之列。
# E) G9 M2 n  O( [3 n! B# k
6 n/ C" p9 _7 S# T) A* z  【异】1、体育锻炼着重“调身”,即形体的锻炼,其“调息”的目的是为了在激烈的体育锻炼过程中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并不断地从体内排除二氧化碳,以保证大脑、肌肉所消耗的能量得以及时的补充,从而保证体育竞技顺利进行。也就是说其目的在于使形体的锻炼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调心”也同样是为了保证形体的完美发挥。气功与此不同,气功的三要素中,“调心”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调身”只是顺利进行调心、调息的重要条件,“调息”则有助于体势的放松和精神的宁静。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步达到气功入静状态,并在意识的主导下进行机体内部功能的自我调整和锻炼,通过特殊的心理过程来改变自身的生理状态,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
/ A1 b( I# ~; X, z  ?  V0 }/ k5 e% G( S; O8 a
  2、与体育锻炼相比,气功更强调人的心理状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强调通过主动的自我精神活动来调整自身的生理活动。在气功入静状态下调动和培育人体的生理潜力,起到强身治病的作用。
3 m+ S  b; u" a1 P( W2 y
, `% Y% ~# z5 O, I8 c  3、气功锻炼是在气功入静状态下进行的有呼吸要求的运动,它要求在保持松静自然的基础上,全身协调运动,呼吸柔和细缓,使耗氧量降低,心率减缓,血压降低,在整体上提高身体素质;这与一般的体育锻炼使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多,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从而加快身体某些部分的新陈代谢,使形体按特定的要求完美发展等,有着很大区别。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10:09: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武术爱好者对这些基础的东西不是很清楚,光盲目的去学习功法是没有用的。
发表于 2009-5-18 18: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Q- d) m) H( ^# i
沒基礎起步     根本不可能有大成: P& a9 C& T* F7 G7 m
第一次見到如此詳細論述的( y6 e$ A& H2 I2 f
科學化有其必要
/ M6 A( P, j5 g5 h1 m4 f5 R頂上   謝謝盧老師
发表于 2009-7-8 15: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气功很容易出偏的,别练
发表于 2009-7-20 10:0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阿!会出偏的,各位兄弟:有究偏的吗?说说自己的看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用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登录|纯文阅读|国术联盟 ( 赣ICP备09000768号 )

GMT+8, 2024-11-24 17:36 , Processed in 0.0521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Lu RongJun X3.4

Copyright © 2006-2023, Chinese KungFu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